冰城哈尔滨“报春鸟”正在赶回家 这些地方能一睹为快

来源:新晚报

2021年03月08日10:52  
 

何家沟入江口新来的绿头鸭。 哈报手机记者 峻岭 摄

“我连续3天都在何家沟拍到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绿头鸭,现在数量有6只呢。”6日,哈报手机记者峻岭向记者发来信息称,自己抓拍到了冰城第一批“报春鸟”。凑巧的是,“哈尔滨籍”鸳鸯也几乎同时赶回了家,时间比去年提前了四五天。

春江水暖鸭先知 6只绿头鸭落脚何家沟

哈报手机记者峻岭是一名专业“拍客”,老人还有另一个身份——鸟类观察员。他常年坚持在何家沟观察和拍摄鸟类生活习性及迁徙规律,天天都到何家沟群力段松花江入江口处“打卡”。

3月4日,峻岭在何家沟入江口惊喜地发现了6只新来的绿头鸭,它们与这里的“常住户”斑嘴鸭、罗纹鸭、花脸鸭不一样,胆小怕人,刚落到水里一见人就飞,老人原地隐蔽了几小时才抓拍到几张画面。

“这6只绿头鸭肯定不是留守过冬的野鸭子,以前从没见到,确定是刚从南方飞回来的。”老人告诉记者,去年3月8日,前年3月12日,他最早发现迁徙回哈的绿头鸭,“先头部队”近两年来越来越提前,根据往年监测情况判断,从现在开始陆续会有越来越多的野鸭子飞回来,一般到4月初全部到位,整个过程将持续约一个月。

有的绿头鸭一“回家”就开始“谈情说爱”,成双结对地出现,你若想“一睹芳容”,可以在3月中旬到何家沟来,这个时候它们数量最多,随后野鸭子就分散到周边的太阳岛、一湖三岛等湿地内安家,繁衍后代。

“哈尔滨籍”鸳鸯提前四五天回家

是和绿头鸭商量好的吗?“哈尔滨籍”鸳鸯也几乎在同一时间飞回来了。6日早上大约5时30分许,兆麟公园“鸳鸯守护人”车春虎像往常一样来到公园准备给玻璃房救助站里的鸟儿们喂食,这时他发现,公园上空有一群“意外来客”,仔细观察确定是8只野生鸳鸯,它们没有落地,在天上盘旋了三四圈就飞走了。

其实,5日下午兆麟公园内就已经有成对的雌雄鸳鸯“光顾”了,幸运的“鸳鸯粉”还成功用长焦镜头抓拍到它们亲密相伴的画面。车春虎说,只要公园内冰雪消融,地面上出现成滩的水,早归的鸳鸯就会落地停留,今年鸳鸯迁徙回家的时间比去年提前了四五天。

据介绍,兆麟公园的鸳鸯属于“慢热型”,刚一回来时会“矜持”一阵,外人一靠近或者稍微有一点动静马上“走鸟”,头几天它们大都会选择在周围没人时,落入园内快速觅食,吃饱了拍拍翅膀就走,只要园内有水了它就会觉得安全,3月中下旬鸳鸯们就会安定下来。

根据惯例,一般3月末会有二三十只的大种群飞回来,在园里落户。车春虎现在就开始着手清理人工鸟巢,迎接“回家”的鸳鸯。

冰城第一只“报春鸟”是黄喉鹀

鸳鸯和绿头鸭是不是哈尔滨第一只“报春鸟”?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鸟类环志站经过连续20多年的野外监测,证实发现黄喉鹀最早在每年2月末3月初第一个从南方飞回来,是名副其实的“报春鸟”。

黄喉鹀俗称“虎头凤”“黄眉子”“春暖”,是哈市数量最多的夏候鸟之一,黄色下巴,黑色羽冠,颜值颇高,大小跟麻雀差不多,却比麻雀傲娇,雄鸟叫声尤为动听。大多数会分布在帽儿山等郊外成片的大树林里。

据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许青教授介绍,在哈市栖息的230余种野生鸟类中有200余种候鸟,除了鸳鸯、绿头鸭、江鸥等容易在市区内看到的水鸟外,主要分布在林区内的丛林鸟就不太容易被关注到。黄喉鹀就是那种“名不见经传”的小鸟,年年第一个从南方赶回来。

专家解释,种类差异和自身习性决定黄喉鹀春天最早从华东一带飞行3000余公里回到出生地。

冰城10种“报春鸟” 报春时间地点各不同

夏候鸟是如何感知到自己出生地天气变暖了呢?据许青介绍,鸟类的迁徙习性是长期进化来的一种本能。促使夏候鸟从越冬地飞回出生地的“启动键”,就是日照时间长短变化,而它一路向北最终决定其落脚的是环境中出现融化的冰水。最明显的标志是,冰雪融化成小溪流、露出地面,这个地方在不久后就会出现“报春鸟”。

专家称,冰城主要有10种“报春鸟”,从3月初到4月末,先以小股“先头军”探路,再陆续有“大部队”飞回来,这个北归的过程大概会持续一个月左右,每种“报春鸟”最早出现的时间不一样,回归后经常停留的栖息地也不相同。(记者 王铁军)

(责编:王艳、赵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