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機遇·自信——三代農民工對話“闖廣東”

2020年01月20日09:18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漂泊·機遇·自信——三代農民工對話“闖廣東”

寒冬臘月,在廣州火車南站,記者看到春運的別樣溫暖。

1月18日10時,D2821次列車朝著貴陽方向緩緩駛出站台,車廂內600多名在珠三角打拼的貴州籍務工者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喜悅,他們手中都緊握著一張有“溫度”的車票。

這是一趟免費接農民工回家的專列,由貴州團省委、貴州省青年創業就業服務中心攜手多部門開行,也是一趟名叫“向黔進·開往小康的幸福列車”。踏上列車,記者與務工者同行,聆聽這些“70后”“85后”“90后”講述三代人“闖廣東”的艱辛與奮斗、自信與理想、機遇和迷茫。

“70后”:漂泊的生活 溫暖的歸途

窗上貼著窗花,車廂內張燈結彩,志願者們納喜送福、表演節目……春運返鄉,一路愛心相隨。

朝著家的方向,動車一路飛馳。

也許是近鄉情怯,41歲的楊楓不斷地翻看著“年貨”:有爸爸的香煙、媽媽的活絡油等。“不管打工賺不賺錢,回家過年總要給父母帶點禮物。”他笑著說,自己這代人“闖廣東”總漂泊不定,但回家路越來越溫暖。

10多年前,初中畢業的楊楓從老家遵義市余慶縣偏遠鄉村隻身到廣東打拼。他說,那時“闖廣東”是村裡人擺脫貧困的唯一出路。但在那個下苦力都要“排隊”的年代,想要突破特別難。

學歷低、技能弱,楊楓干過工廠流水工、商場促銷員……多年輾轉廣州、深圳,工廠、車間。一向對數碼電子感興趣的他最終決定邊打工邊到技校學習編程、電商,尋求突破。

轉機隨之而來,楊楓逐漸轉行為電商運營員。2015年,有所積累的他開始創業做電商。但在技術快速迭代“碾壓”下,他兩三年虧損掉10多年的積蓄。

楊楓說,如今一切從頭開始,漂泊在所難免,但絕不放棄。“現在條件政策好,總有機會打‘翻身仗’。”

同樣是“70后”的何碧霞跟著老公“闖廣東”多年,小學沒畢業的她隻能在工地上干體力活。“一年要換幾個工地,年齡大了都不知道怎麼辦。”她說,但現在農村也交養老保險,以后老了回家應該有保障。

“80后”:闖蕩抓機遇 心常念故土

2017年,從干了10多年的流水線工廠轉行當物流管理員,“80后”楊秀祥迎來了人生新的發展。“當時很糾結,現在回想,出門闖蕩不就要抓住機遇嘛。”楊秀祥感慨道。

最初,對物流一竅不通的楊秀祥不得不硬著頭皮從“零”開始學習電腦操作、倉儲管理、物流運營等。“那時很吃力,但闖蕩要善於抓機遇,更要有抓住機遇的能力。”

同樣闖蕩抓機遇的還有“80后”王民發。17歲出門“闖廣東”的他擺地攤、流水工、搬運工……幾乎干過所有體力活。“‘下苦力’總不長久,要技術才行。”他說。

於是,出租房門前日漸熱鬧起來的電子產品批發市場讓他“嗅到”了跑貨運的商機。從一輛二手面包車“試手”,到不斷提升車技、擴展貨源。

幾十年如一日起早貪黑的他,現在成為擁有穩定貨源和兩台貨車的貨運司機。“我們‘80后’這代人,出門打拼要能吃苦,也要‘巧’吃苦。”

記者在與列車上這些“80后”對話時感受到,他們縱使在外打拼走過千萬條路,但總是心念故土,不忘來時的路。尤其是楊秀祥,多年來一直對接愛心資源支助惠水老家的孩子讀書。

“自己以前是個窮孩子,特別能體會窮孩子讀書的艱難,希望幫助他們上學,以后走出大山。”楊秀祥說。

“90后”:知識增自信 他鄉變故鄉

比起父輩,帶著“知識”出門的“90后”韋六三卻有著新一代山裡人“闖廣東”的別樣面貌。

2012年,高中畢業的他考到了華南農業大學。那年開學,從黔南州三都縣貧困的水族村寨走出來,韋六三一路輾轉數日才坐著綠皮火車抵達珠三角。

盡管家境貧寒,但在廣州學習、闖蕩,擁有知識的韋六三卻顯得自信。進入大學后,他學習刻苦,並憑著“90后”的青春活力、敢想敢干開始創業。

從校園的一間“雨心工作室”,到如今注冊成立“廣州雨蔬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韋六三“孵化”出一個個農技創新項目,在獲得校級和國家級獎勵時,也將其轉化為實用技術,專門為農業產業公司和農業生產大戶做產業規劃,提供種植養殖技術服務。

如今,他已在廣東買房,並逐漸扎穩腳跟。

有人感嘆“待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家鄉”。韋六三“他鄉變故鄉”則生動地詮釋了新一代“闖廣東”的努力和追求。

“國家大力發展鄉村教育,是自己走出大山的重要保障。”他說,帶著“知識”出門,總有屬於自己的天地。

列車上同行的還有不少青春面孔。25歲的錢偉民來自銅仁山區,大學畢業后到廣州一家國企工作。“讀書是山區孩子的出路,自己現在從事智慧教育,希望今后能通過信息技術,讓山裡孩子享有優質教育資源。”他說。(記者 駱飛)

(責編:王艷、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