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話劇《地質師》20余載歷久彌新

2021年03月26日09:03  來源:黑龍江日報
 
原標題:話劇《地質師》 20余載歷久彌新

自1996年亮相舞台后,已斬獲諸多大獎,近日該劇又入選由文化和旅游部主辦的2021年全國舞台藝術優秀劇目網絡演播活動,及文化和旅游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舞台藝術精品創作工程”重點扶持作品名單,進入“百年百部”傳統精品復排計劃——

黑龍江省話劇《地質師》自1996年亮相舞台后,至今已斬獲諸多大獎,20余載歷久彌新。

經典就是永不過時,《地質師》,一部名字平實毫無噱頭的話劇,卻演繹了20多個春秋。四次復排,演出兩百余場,斬獲諸多大獎。

《地質師》是一部反映上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一代知識分子獻身我國石油事業的崇高精神和悲壯的命運歷程的話劇,是如何成為經典的呢?

九易其稿 用駱駝精神書寫優秀劇作

正如大慶話劇團團長晁雪蓮所說,一部優秀的話劇,好的劇本是根基。《地質師》先后斬獲多個大獎,第六屆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第一名,第七屆“文華大獎”第一名,“曹禺戲劇文學獎”優秀劇目獎,第五屆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獎”、文華編劇獎、文華導演獎、文華表演獎、梅花獎、白玉蘭獎等多項大獎﹔並成為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解放軍藝術學院等藝術院校必讀劇,被納入教學課程及畢業匯報大戲專場演出,與其優秀的劇本密不可分。

楊利民,國家一級編劇,我國新時期十名優秀劇作家之一。《地質師》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亦是他最用情的嘔心之作。回憶起20多年前的創作歷程,70多歲的他言語中依然充滿激情和感動。

“創作《地質師》時,我曾在大慶生活三十多年,始終沒忘記那片土地和那裡的人,我把這稱為自己的陽光和空氣。我一直醞釀著寫一部油田知識分子的戲。我想寫這些人的情感與生命歷程——是因為我在他們身上看到了苦難中的崇高,看到了生命的真正價值。”楊利民說。

楊利民說,60年代初,幾萬名大學生遠離母校,遠離北京,奔赴到東北的高寒地區,為了開發那裡的油田、森林和煤礦,他們為共和國也為自己做了一次最庄重的承諾!三十多年來,狂暴的風雨和艱苦的歲月,並沒有卷走他們的信念和對生活的希望,或者說他們對生活和愛情從來沒放棄過希望和信心。話劇《地質師》中的主要原型,就是油田開發研究院的高級地質師王啟民同志。他研制成功的表外儲層開發,接替了油田高產穩產,增加可採儲量11億噸,僅此一項,就為國家增加財富2000多個億。每當想到這些,我的眼淚就要流下來。最初,我在構思這個形象的時候,總有一匹駱駝的形象在我的腦海裡,它迎著風在沙漠裡行走。恰巧王啟民的外號也叫駱駝,於是我就想寫一種駱駝精神。后來有人說,駱駝精神也是大慶精神,鐵人精神。

楊利民說,他曾騎著自行車,數次採訪大慶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的地質師、工人們,他將劇本的提綱、初稿、修改稿一遍遍念給他們聽,再根據他們的意見重新改。楊利民的妻子也是一位地質師,她成了楊利民的第一個讀者,許多專業術語他都是從妻子那兒學來的。為了力求寫得真實可信,塑造好這些人物,打造出精品,劇本前后9易其稿。

四次復排 原汁原味讓經典原色傳承

《地質師》自1996年上演,至今經過了四次復排,共演出兩百余場。其中,2009年和2017年復排的青春版《地質師》,亦收獲了諸多好評。此次入選2021年全國舞台藝術優秀劇目網絡演播活動的《地質師》,是2017年的版本,由原劇導演陳力復排。

3月2日至4月15日,在2021年全國舞台藝術優秀劇目網絡演播活動中,觀眾可通過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門戶網站(www.mct.gov.cn)觀看《地質師》; 4月5日,可通過快手APP“文藝中國”和微信視頻號“文藝中國”觀看。

晁雪蓮說,這部劇塑造了一群可愛的敬業樂業者的形象,歌頌了默默奉獻、無私付出的“駱駝”精神,弘揚了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人生觀、價值觀。這樣一部正能量主旋律的話劇,能在一次次復排中依然星光璀璨,一方面是因為它太經典了,另一方面是復排中,盡最大化保留了原汁原味。

原汁原味說起來容易,所以,每次的復排,需要解決的最大難題就是讓新演員對那個年代,那種精神,對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有感受,有領悟,有理解,有共情。

晁雪蓮感慨地說,這部話劇雖然隻有7個演員,但演繹的角色年齡跨度非常大,從20多歲大學畢業的青蔥歲月,到60多歲的老者,特別考驗演員的水平。新演員在復排時都紛紛表示壓力很大,他們一遍遍看劇本,看老版錄像,演員談角色,導演談創作,“坐排”就長達好幾天。

實現經典的呈現 朴實卻富有詩意

“演《地質師》中的角色,收獲特別大,無論是在精神上,還是在專業上。”曾飾演女主角盧靜的80后演員陳曉平說。“經典難以超越,去詮釋‘駱駝精神’,壓力特別大。”飾演洛明的80后演員楊春清這樣表示。

此外,話劇是一個綜合性的舞台藝術,包括舞美、道具、服裝、音響、技術等諸多方面。而《地質師》在這些方面都做到了精益求精,最終實現了一部經典的呈現,全劇朴實卻富有詩意,情感真摯卻不造作,所以,歷經20多年依然在舞台上光彩閃耀。

有人評價《地質師》說,這個戲“外無錦繡,內藏雷電”。全劇由始至終沒有原來料想的大展紅旗、翻江倒海、雷雨交加的場面,也不見大呂黃鐘的慷慨悲歌,卻以精致,富有詩意的戲劇技巧,展開了內心沖突,用一連串的心靈顫音,攪動著觀眾的心。

楊利民回憶道,話劇《地質師》,是要把幾個人近30年的情感變化,也就是可以寫40集電視連續劇的容量,濃縮在兩個小時,一場景裡完成。在創作過程中,遇到的第一個困難,就是結構形式。從北京寫到荒原、帳篷、辦公室,六場戲,一個序幕一個尾聲,不行﹔寫這些人的晚年,鎖閉起來折射一生,也不行。因為總覺得不對勁兒,尋找不到一種抒情的方式,兩稿的結構提綱都廢了。最后,我想到了時間,想到了在北京讀書放暑假寒假回東北時北京站上的大鐘。於是,我把場景設在一間能看見北京火車站大鐘的房間裡,人們不停地分別、聚首﹔生活、事業、愛情不停地改變。伴著鐘聲,靜夜裡火車離站的笛聲,時代的變遷,人世的滄桑,使我一下子找到了可以抒情的方式。

而對於《地質師》這個劇名,楊利民覺得,雖然不吸引人,卻有著它自己的真實。“我想,也許有人願意找一點平淡清新的東西吧,”楊利民說。(記者 董雲平)

圖片由大慶市話劇團提供

(責編:王艷、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