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鴨山:人才“金疙瘩”+農機“大鐵牛”助春播保豐產

2021年05月28日08:11  來源:黑龍江日報
 

已完成插秧的稻田。記者 任志勇 王宗華 攝

農業技術人員在田間指導農民播種。記者 任志勇 王宗華 攝

煤城雙鴨山,春播傳捷報。截至5月25日,雙鴨山市600多萬畝旱田春播和水稻插秧工作基本結束,提前完成春播任務。這意味著今年雙鴨山市春播生產戰役邁出關鍵性一步,為全年糧食生產實現“十八連豐”目標奠定好的基礎。

作為以煤炭為主的資源型城市,轉型中的雙鴨山市近年來農業產業進步有目共睹,已成功構建了現代農業體系。探究其背后的緣由,離不開“技術+人才”的發展戰略。

大農機成種田主力

“要不是這些大農機幫忙,靠著過去‘面朝黃土背朝天’那個干法,這幾百垧土地用幾百號人一個月也種不上!”雙鴨山市永勝農機合作社負責人劉明坤一邊指揮農機作業,一邊和記者交談。他說,今年春季短,氣溫低,“五一”過后,播種時間隻有20天,是合作社的156台農機大顯身手,發揮了種田主力軍作用。

據雙鴨山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介紹,機械化水平的大幅提高是該市農業豐收、土地利用效率增加的關鍵。去年該市受到三次台風和秋季頻繁降水影響,大部分耕地雨封凍,部分低窪地塊水封凍,使得今春大部分地塊處於土壤飽和或超飽和狀態,給今年春播造成極大困難。今春又遇氣溫回暖晚,伴隨氣溫驟升驟降,大風、冰雹侵襲,春播困難疊加。

面對嚴峻的春播形勢,雙鴨山市堅持早謀劃、早部署、早推進的“三早”工作思路,年初就組建了備春耕生產工作專班,用好農業先進技術和設施,定期調度備春耕生產情況。

針對今春復雜多變的氣象形勢,雙鴨山市建立了由農業、水利、氣象、應急等部門組成的防災減災會商制度,及時發布專題氣象報告。特別是針對局部澇情較重地塊,積極採取挖排水溝、疏通溝渠等措施積極搶排積水,統一協調調配農機具開展旋耕散墒作業,確保受災地塊盡快達到作業條件。隨著氣溫回升,該市充分發揮各類農機具作用,全面加快春耕生產進度,縮短播期,搶奪積溫,力爭實現一次播種奪全苗。已播地塊,立即組織農民和合作社進行鎮壓作業,防止土壤水分散失,以高標准、高質量鎮壓保墒。

雙鴨山市政府先后召開常務會議、專題會議對備春耕生產工作進行研究部署,全市23個成員單位根據職責分工合力推進落實,並召開全市備春耕生產視頻會議進行推進。一系列有效舉措使得全市上下統一了“搶”的思想,形成了“快”的意識,把搶農時、奪積溫擺到春播生產突出位置來抓。各級黨政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帶頭深入生產一線,幫助協調解決春耕生產難題。全市檢修農業機械33萬台套,全市農機總動力達到354萬千瓦,推進春播生產,確保春播任務的如期完成。

“互聯網+農業”是動力

四方台區太保鎮靠山村村民陳士冬,今年購買種子化肥等農資以及獲取貸款都是在網上完成的,他實實在在體會到了“互聯網+農業”的高效便捷。去年,他的家庭農場除了種植了30畝玉米外,還種植300多畝榛子、沙棘,因為沒有注冊商標,在網上銷售受到限制,去年產的榛子到現在才剛剛賣完。今年,他早早把自己家庭農場的產品都注冊了商標,准備通過電商進行銷售。他告訴記者,去年銷售收入達到50萬元,今年渠道打開后,他有信心讓效益增加一半。

今年,雙鴨山市繼續推行網上備耕、網上培訓、網上貸款的好經驗、好做法,主動協調供銷、交通、金融等部門,打通備耕“堵點”,備春耕期間籌措資金23億元,種子、化肥、農藥、柴油、農膜等生產資料於4月初全部下擺到戶,較往年提早3-4天。

在雙鴨山,“互聯網+農業”已成為當地農業發展的一種常態。在當地最大的農民教育培訓機構——職教集團雙鴨山技師學院農民教育學院,副院長王殿軍向記者介紹,他們這個學校培訓覆蓋整個雙鴨山市的415個行政村,7萬多名農民是他們的“鐵粉兒”,學習的方向就是“互聯網+農業”,目前學習內容涵蓋農業方面的所有知識和技術。學院採取“半農半學、線上線下”結合的教育方式,免費對全市的農民進行教育培訓。學院的“村管家”、“鄉掌櫃”遍布雙鴨山市內各個鄉鎮村屯,這個平台是國家人社部在我省唯一的線上教職業技能培訓平台,他們的學員也成為當地農業生產和農村發展的生力軍。

高層次人才是實力

“我們這幾年種的‘水玉香’水稻讓農民實現了由賣原糧到賣商品糧的跨越,再加上土地集中連片經營,農機不再東奔西走,讓農民一垧地至少多收入3000多塊錢。”記者在採訪集賢縣高豐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劉德輝時,這位農民合作社帶頭人的學識、經歷和理念讓記者感嘆,雖然他的身份還是農民,但他讀過一所名校的MBA,還與國內許多企業家經常來往交流。談起成立合作社的初衷和發展歷程,他拿出剛和農民簽訂的土地托管合同說,隨著土地的集約化經營,農民的收入會越來越高,農民的日子也會越來越好。

這幾年,雙鴨山市相繼引進高端人才,其中一部分進入農業領域,這些人才給當地農業發展帶來很大幫助。

雙鴨山市農技推廣站主任於慶善向記者講起去年進入農業部門的兩名高層次人才,贊不絕口。“這些人有知識,懂技術,來了之后太解決問題啦!”他說,這幾年農業技術推廣人員青黃不接,已經十多年沒有進人了,農業技術指導、土肥、推廣,植物檢疫等工作都沒有人才,這次雙鴨山市引進的東北農大研究生王振華和江英澤兩個“金疙瘩”來了之后,直接進入工作狀態,“到了就能拿起來”,天天往農村跑,把病虫草鼠害防治工作開展起來。

雙鴨山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全巍告訴記者,人才資源是支撐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資源,人才優勢是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最根本的優勢。雙鴨山市委市政府精心制定政策,打造發展平台,讓越來越多愛農村、懂農業的優秀人才投身到農業發展、振興鄉村的事業中。局裡已安排5位高層次人才到重要科室進行輪崗,快速掌握全市農業農村整體情況和工作重點,便於快速學會機關工作中必需的各種能力。這些高技術人才通過現場培訓、快手直播和發布小視頻等各種形式開展技術培訓80余次,讓廣大農民朋友接受農業新知識、新技術,受到農民兄弟的交口稱贊。(高龍 記者 任志勇 王宗華)

(責編:王思迪、王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