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時光,怎樣吃出健康?哈醫大營養學專家推薦“居家健康食譜”

人民網哈爾濱10月5日電 (楊雪楠)國慶假期,很多黑龍江居民響應疫情防控號召,選擇就地過節、居家過節。為期一周的居家時光,在放鬆心情的同時,營養也要跟得上。哈爾濱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研究室副主任、博士生導師馮任南從營養學的角度列出了“居家食譜”,並建議居家時光也要規律生活,合理飲食。
每天至少8杯水
馮任南建議,居家期間要保持充分的液體攝入。如果沒有劇烈運動,每天飲水最少應達到1700毫升,大約8杯水。足夠的水分可以讓人體內黏膜細胞屏障更為牢固。充足的水分也能讓代謝更加活躍。免疫系統也是“耗能大戶”,飲水有助於能量輸送,使免疫系統得到足夠的能量與物質,提高人體免疫功能。
魚、肉、蛋、奶、豆,增加優質蛋白質
蛋白質是維持免疫功能的物質基礎。優質蛋白質的食物來源主要是魚、肉、蛋、奶類及大豆,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推薦每日大豆25-35克,畜禽肉40-75克,水產品40-75克,蛋類40-50克,奶及奶制品300克。
各類蛋白質食物應如何選擇?馮任南建議,奶制品方面,酸奶優於牛奶。酸奶含有多種益生菌和益生元,以及更少的乳糖,更有益於消化。但市面上大多數酸奶添加了更多的糖分,過多攝入就會轉化為內臟脂肪。建議選擇少糖的發酵酸奶,飯前飲用為佳。動物肝臟也是優質蛋白質,除了富含蛋白質,還含有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D、鐵、鋅、硒等有利於免疫系統的維生素和礦物質。肉類也是補充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不應選擇肥膩的雞、鵝、油炸的肉類,否則影響消化,不利於腸道菌群的維持,難以控制體重。
多種蔬菜、適量粗糧,補充各類維生素
居家期間應多選擇維生素、礦物質豐富的有助於維持免疫力的食物。如洋蔥、菌藻類(蘑菇、木耳、銀耳、海帶、海藻等)、西蘭花、蘿卜、菠菜、芹菜、南瓜、西紅柿、適量的生姜、大蒜等。
主食類食物可以加入粗糧與雜豆,如燕麥、藜麥、黑米、黑豆等,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等營養物質。有助於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幫助機體恢復活力。
補充膳食纖維,增加飽腹感
膳食纖維既能增加人的飽腹感,又能減少食物中脂肪的吸收,降低膳食中脂肪的熱比值,相對控制和降低膳食的總能量,避免熱能過剩而導致體內脂肪的過度積累,既可飽腹又可達到控制體重減肥的目的。富含膳食纖維的果蔬有菠蘿、獼猴桃、梨、香蕉、番茄、白菜、黃瓜、西生菜、豆角等,粗糧雜糧以及豆類、藻類等也富含膳食纖維。
需要注意的是,水果雖然屬於健康食物,但是有些水果含有大量的糖分,仍然不應大量攝入,避免糖攝入超標。同時盡量避免甜食和甜飲料、高鹽飲食的攝入,成人每天鹽攝入量應低於5克(低於1茶匙)。
每日保証7小時睡眠、1小時運動
馮任南提醒,居家期間不僅要“吃好喝好”,還應該注意通風、保暖。每天開窗換氣,保持空氣清新,室溫盡量維持在25℃左右。保持規律作息,充足睡眠,每日睡眠不少於7小時。充分的休息可以保証機體對病原微生物的持續抵御。每天應累計運動不少於1小時。可選擇到開放空曠的地方散步、跑步,使用家用跑步機等運動器械、跟網絡健身視頻一起運動、做瑜伽冥想等,改善睡眠,放鬆心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