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黑龙江频道

心理老师教你遇见更好的自己 两种方法发现和培养自己的兴趣

来源:哈尔滨日报
2022年04月06日13:54 |
小字号

长时间的居家学习,同学们会不会有这样的感受:明明知道成绩重要,却又对书山题海感到茫然无力,“因为对这些学科都不感兴趣啊!”看到其他同学居家也坚持做平板撑、弹吉他,艳羡却又困惑,“我对什么感兴趣呢?”聊起未来想做什么,自己完全感受不到目标在哪儿……哈尔滨市教育局联合哈尔滨日报社特邀哈师大附中心理教师周薇,教大家如何发现和培养自己的兴趣。

电影《流浪地球》导演郭帆从小就喜欢画画,心中一直有个电影梦。即便大学阴差阳错学习的是法学专业,他也利用课余时间摸索着鼓捣机器,试拍文艺短片,后来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的研究生,他带着法律人特有的严谨和艺术家的执着,成就了电影《流浪地球》。在郭帆的经历中,可以看到从小热爱画画的兴趣对他未来职业发展的影响。

“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喜欢”,这是说兴趣的先天倾向,但兴趣也和后天的培养和塑造有关系。如果我们不给自己创设机会,就不会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去培养和塑造自己的兴趣,恐怕最终也只能得到一时的感官快乐体验,而不会帮助自身获得长远的发展。

那么我们怎样发现和培养自己的兴趣呢?一种方法是可以通过心理测验来了解兴趣倾向。同学们可以在网上搜索《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问卷,试着做一做,结果可作为参考。另一种更重要的方法,是在生活中时时观察自己,问自己做什么感到有趣,怀着好奇,多尝试、探索、体验。你的热爱,会引领你遇见未知的、更好的自己。另外,培养兴趣要分清主次。比如玩游戏,只是丰富生活的,不能占据时间精力的主要部分。有兴趣的,比如绘画、音乐、制作模型等,可以利用假期较长的时间去做,拿出一部分时间精力去发展,因为它很有可能成为你的人生志趣。而人生志趣,需要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还要克服很多困难……这才应当是占据大部分时间精力的重要内容。对大部分同学来说,对未来最重要的准备就是学业,因为它将奠定未来发展的基础。即使是学霸,也可能并非一开始就对学习感兴趣,而是在与学习的“切磋”中一点点培养出了兴趣。如果将兴趣发展成人生志趣,就能在属于自己的领域中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感和成就感。(记者 杨茉)

(责编:邹慧、王思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备春耕需要注意啥?04:14
  • 《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十问十答04:25
  • 这里是黑龙江02:3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