讷河市司法局以三个“最大化”加快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为全面推动“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走实走深,回应群众新期盼,满足群众新需求,讷河市司法局整合司法行政业务职能和法律服务资源,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公共法律服务便民利民行动,努力为群众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最大化提升服务水平 推动法律服务大厅建设提档升级
讷河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2020年1月5日搬入新址,中心共设立信访接待、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律师服务、土地仲裁、劳动监察、劳动仲裁、行政复议、公证服务等十个服务窗口,是集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法律服务中心,能够为群众提供“窗口化”“便民化”“一站式”全方位多层次的法律服务。
完善硬件设施。“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中心努力打造便民化亲民化法律服务环境,先后为窗口配备耳麦、打印机、电话等办公设备,并将人民调解、行政复议等宣传手册以及民法典等法律读本放在置物架上供群众拿取阅读,更新便民服务箱内的药品、雨伞、轮椅等用品用具,搭建了功能完备、高效便民的实体法律服务平台。
完善服务举措。服务好不好,关键看实效。为确保群众能够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中心在改善外部环境的同时,更加重视对法律服务人员素质的提升,通过举办业务培训班,让法律工作者增强对法律法规的运用能力,学习接待群众的礼貌礼仪和方式方法;通过举办工作交流会,让法律工作者借鉴各自在工作上的经验和技巧,以求在法律服务上更好为群众服好务、尽到责。
完善工作机制。为适应形势发展和群众需要,确保服务质量和效能的稳步提升,中心对现有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进行再梳理、再完善,先后完善群众接待、登记备案等制度,把制约服务水平提升的难点解决掉,把影响服务质量提升的堵点疏导开。同时建立沟通机制,让窗口之间加强联结沟通,及时承接由信访引导来的群众,从而满足人民群众对法律服务的需求。
今年以来,讷河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共接待群众1500余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3件,人民调解86件,劳动监察19件,劳动仲裁27件,土地仲裁29件,行政复议4件,法律咨询1000件,公证服务145件。
最大化援助弱势群体 推动服务保障民生提质增效
“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讷河市司法局强力推进“法律援助惠民生”品牌建设,最大化服务弱势群体。
机制程序再完善。着力完善法律援助各项工作机制,坚持认真执行首问责任制、一站式服务等工作机制,推动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双提升,同时进一步优化申请、受理、审查和指派等流程程序,推动法律援助服务对特殊群体、弱势群体的全覆盖。
沟通合作再加深。进一步加深与工会、妇联、老龄委、民政、残联、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实现优势互补,做到资源共享,同时将援助重点逐渐向农民工、青少年、老弱病残、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倾斜,努力做到“能援则援、应援尽援”。
流程程序再简化。对法律援助程序进行再精简、再优化,方便特殊人群。推行便民利民服务举措,开通绿色通道,为孤寡老人、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准许快递邮寄送达申请材料,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开通网上申办业务,让弱势群体足不出户就能进行申办。
最大化拓展服务半径 推动法律服务触角提量扩围
讷河市司法局以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支撑,以广大法律服务工作者为主体,不断拓展法律服务的网络覆盖面和涉及面,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需要。
推动法律服务工作站向基层延伸。引导公共法律服务向社会治理末端延伸,先后建立17个乡、镇(街道)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94个村(社区)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覆盖,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
推动法律服务工作者向网络延伸。推进“律师、法律工作者进网络”制度,让律师和法律工作者在社会治理中发挥更积极作用,邀请13名律师和20名法律工作者加入村居法律顾问微信工作组群,为基层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指导,切实解决基层法律服务资源不足的问题。
推动法律服务评价者向群众延伸。引入外部评价机制,对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进行监督,经常性开展内部监督检查,对工作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及时解决,设立意见箱和电话热线,受理群众和社会意见建议,让群众和社会成为监督的主体,从而推动法律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赵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