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黑龙江频道>>省内要闻

黑龙江:编织六大防护网 打出耕地保护“组合拳”

2022年11月14日08:35 | 来源:黑龙江日报
小字号

地为粮之本,农稳天下安。耕地保护关乎粮食安全,关系国计民生。黑龙江省位于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承担着保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重任。作为保障全省振兴发展的基础性、支撑性部门,省自然资源系统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省自然资源厅制定印发了《关于落实长牙齿的硬措施建立耕地保护奖惩机制的通知》,建立耕地保护监管责任、通报挂牌、警示约谈、线索移交、约束惩戒、发现奖励“六项机制”,通过“长牙齿”“长眼睛”“长翅膀”的硬措施,让违法者“长记性”,保护好利用好“耕地中的大熊猫”,守护好维护好国家粮食安全的“命根子”。

“六项机制”编织强大防护网

严格监管责任机制,把耕地保护责任落实到了田间地头和具体责任人。省自然资源厅通过逐级签订“责任状”,把耕地保护任务足额分解下达到各级政府,开展年度自查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当地政府年度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实行一票否决、终身追责。配合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建立了省市县乡村和网格、户“5+2”七级田长责任制,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全覆盖监管体系,把耕地保护责任落实到了田间地头和具体责任人。

严格通报挂牌机制,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公开通报了7起新增乱占耕地建房典型案例。省自然资源厅对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沈阳局提出的6起典型案例,进行省级挂牌督办;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黑龙江省未批先建占用耕地案件整改进度进行排名并通报各市(地)政府,确保2022年12月底整改率达到70%以上,2023年12月底前全部整改完成。

严格警示约谈机制,对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多发的地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了约谈,把保护耕地、守住红线作为政治责任抓紧抓实,坚决遏制农村新增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今年8月,省自然资源厅配合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沈阳局对违法违规占用耕地面积大、土地卫片上报不实、新增耕地数量不实和变更不及时的问题约谈了有关市政府。

实行线索移交机制,利用土地卫片遥感影像图斑,共发现新增乱占耕地建房问题9个,均移交纪检监察机关,问责8人。省自然资源厅组织排查疑似耕地上建设豪宅图斑线索,并移交纪委监委机关;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通报的矿山涉嫌犯罪追究刑责问题,全部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实行约束惩戒机制,对存在违法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业建设问题的地区,先行冻结其补充耕地储备库中同等数量、质量的补充耕地指标。今年8月,省自然资源厅印发了《黑龙江省违法违规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指标挂钩管理办法(试行)》,对国家和省级有关部门下发的疑似违法违规用地图斑,逐级核查出具审核意见,逐季度形成补充耕地指标冻结清单。

实行发现奖励机制,以土地卫片、国土“调查云”为基础,推进耕地保护视频监管平台系统和省、市、县指挥中心建设,同步研发“违法用地随手拍”应用软件,全面提升黑土耕地保护主体及时发现、预警、制止能力,将违法行为发现在初始,消灭在萌芽中。

耕地保护打出强劲“组合拳”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顺序,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把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足额带位置逐级分解下达,由中央和地方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

省自然资源厅将耕地保护作为政治责任压实落靠,强化制度话语体系、监督问责体系和系统支撑体系,端稳“粮食饭碗”,守护“大国粮仓”。下一步,通过完善黑龙江省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管理办法,明确将市(地)作为考核主体,细化考核内容、严格考核程序。与公安、检察、法院协作,研究推进“行刑衔接”;与农业农村、水利部门联合,推进“田长制”“河湖长制”与耕地保护有机结合。对国家级审计和督察中发现的重大项目占用基本农田未批先建、违法占地等问题进行省级挂牌督办,对整改不力的或拒不整改的移送纪检监察机关,监督问题整改;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黑龙江省问题整改进度缓慢的县(市、区)政府进行约谈,促进问题整改;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黑龙江省涉及违法占用耕地未整改到位项目进行补充耕地指标冻结,倒逼问题整改。(陈振东 记者 杨桂华)

(责编:王思迪、邹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黑龙江加强数字政府建设03:25
  • 《成为你心中的哈尔滨》02:54
  • “大国工匠”百炼成“器”03:2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