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多樣化創作主體參與文化建設(藝海觀瀾)

尹媛萍

2020年07月10日07:5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讓多樣化創作主體參與文化建設(藝海觀瀾)

構建自信包容、交流互鑒的良好生態,讓多樣化主體創造的文化因子匯聚到文化之河,壯大主流文化

毋庸置疑,文化領域是社會生活中非常活躍的板塊。尤其是處於社會轉型期的當代中國,文化樣態日新月異,如多棱鏡般折射出五彩斑斕的社會圖景,豐富著我們對世界的認識。這些年來,從歌曲、電影到電視劇、綜藝節目,從紙本閱讀到電子閱讀,從橫屏到豎屏,從QQ到微信、抖音,從網絡直播到雲演出,每一個令人驚訝的文化熱點現象,都是社會發展和生活變化催生的新感受、新想象和新訴求的文化表達。其背后則是文化創造主體不斷萌生、共同塑造當代中國文化的努力。

不同的文化創造主體,覆蓋著不同的受眾群體﹔多樣化的文化形態,則呼應著人們審美和文化消費的差異化訴求。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然要求文化創造活力充分釋放,也就要求進一步豐富文化創造主體,創新其參與文化建設的方式和路徑。回到當代中國文化生產的現場,我們發現,無論是文化產業鏈的構建和衍生、文化社區的集聚,還是不同文化門類的組合,都顯示出文化創造主體日益多樣的現實。

文化的繁榮興盛離不開文化建設者的創造活力,創造活力又來自不同文化樣態之間充分且有效的交流。在自信、包容、開放的環境下,這種交流將凝聚共識,差異也得以變為特色。從這個意義上,文化建設即文化自我賦能,其實現的路徑就在於鼓勵、支持、培育和引導多樣化的文化創造主體,以各自方式進入文化建設各領域、各環節。演藝機構制作的精彩音樂會,影視公司生產的影視精品,游戲企業把現代創意與傳統文化相對接,賦予網絡游戲更多藝術性……即便一個小眾的APP,隻要推送的內容健康向上,也都是在以自己的方式參與文化建設。

推進文化建設,提升文化輻射力和影響力,需要文化創造不拘一格、富有個性。高爾基說:“照天性來說,人都是藝術家。他無論在什麼地方總是希望把美帶到他的生活中去。”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伴隨人們思想觀念、審美需求的變化,蓬勃發展起來的新的文化因素,或許是流行的、時尚的、商業的,又或許是草根的、小眾的,但隻要恪守社會價值底線,不違公序良俗,都是對人們差異性、個體化要求的滿足,都是對文化生活的豐富與完善。

細品當代中國文化發展之路,有文化媒介和形式的更迭,也有題材內容和理念的變化,這些變化有時橫空出世、一鳴驚人,有時潛移默化、潤物無聲。不論哪種方式,無不讓人深切感受到,在社會轉型、技術發展、媒介變遷的深刻影響下,新的文化因素正悄然孕育、堅韌成長,並豐富著主流文化。構建自信包容、交流互鑒的良好文化生態,讓多樣化主體創造的文化因子如歡快流淌的小溪,從四面八方向大河匯聚,我們這條文化之河必呈現波濤奔涌的壯闊。百舸同爭流,千帆齊競渡。文化產品將以更接地氣、更富青春氣息的方式走進生活,讓人們享受到文化帶來的激情、愉悅和歡欣,實實在在地提升全社會的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

(責編:王旭、王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