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積極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讓非遺“活”起來、傳下去、走得遠

來源:黑河日報

2020年08月20日14:44  
 

“何世環滿語故事”“鄂倫春族烏勒爾”“鄂倫春族薩滿服飾”“鄂倫春族摩蘇昆”……這些是黑河市少數民族的智慧結晶,它們個性鮮明、魅力獨具,是歷史記憶的“見証者”,是黑河市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了傳承和保護好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市非遺中心採取多重手段,讓非遺“活”起來、傳下去、走得遠。

豐富實踐活動讓非遺活起來

為了提高市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意識,積極支持參與保護工作,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發展,增強文化軟實力,營造良好文化氛圍,市非遺中心每年在全市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成果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專題等系列活動。

在歷屆黑河中俄文化大集期間,相繼舉辦了“中國三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展銷”“指尖芳華——中國北方刺繡精品展”等活動,讓更多的人領略到非遺的獨特魅力﹔每年舉辦五大連池聖水節、鄂倫春族古倫木沓節、璦琿“上元節”、遜克縣“俄羅斯族巴斯克節”等地域文化特色活動﹔每年的“文化遺產日”市非遺中心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在市區繁華街道步行街或江邊母親廣場搭台開展宣傳實踐活動,通過宣傳板圖片制作展示、宣傳單印刷發放、實物展品展示、傳承人現場活態展演等方式宣傳名錄,進一步拉近市民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距離。

開展培訓活動讓非遺傳下去

“開展非遺培訓活動,可以把我市非物質文化傳承得更好,讓老手藝、老技能煥發出新時代的光彩。更好地適應新形勢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推動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更上一個台階。”市非遺中心主任王鈞說。

為了更好地繼承和弘揚優秀文化遺產,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市非遺中心每年邀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開展非遺進校園、進社區、進軍營等培訓活動,增強廣大群眾對非遺技藝的認知與感受,豐富廣大群眾的文化體驗。尤其是非遺進校園,讓學生認識非遺、了解非遺、走近非遺,通過自己動手觸摸制作實物近距離感受非遺的多彩魅力,培養學生傳承優秀文化藝術的興趣和自覺意識,創新並豐富實踐課程內容,有助於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儲備人才。

開辟發展新天地讓非遺走得遠

近年來,市非遺中心不斷努力拓展非遺發展空間,讓非遺走出博物館,開辟出產業發展的新天地。鄂倫春族狩獵文化、鄂倫春族口弦琴、北安“柳派”二人轉等傳統民俗、音樂、曲藝構成了黑河獨具地域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黑河市以此為契機,大力發展非遺+旅游,進一步拓展非遺發展空間。在節慶活動中,曲藝、民間舞蹈、民間美術等傳統藝術異彩紛呈,既烘托了節日的喜慶氣氛,又達到了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宣傳效果,游客在觀看表演的過程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激發游客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興趣,促進民族經濟旅游文化協調發展。

市非遺中心還將“互聯網+”與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深度融合,充分利用微信、抖音、快手等網絡平台,進行宣傳活動,鼓勵傳承人們宅在家裡利用手機自己錄制視頻傳承技藝,手把手教大家制作花燈、剪紙技藝等。通過直播推介銷售產品,普及黑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非遺健康理念,讓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貼近百姓,更加“接地氣”。市民可以在非物質文化遺產購物體驗中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共享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成果,更好地傳承與創新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大地拓展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渠道和發展空間。

下一步,市非遺中心將進一步加大對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力度,大力培養傳承人隊伍,讓更多的人關注非遺,走進非遺,愛上非遺,為黑河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記者 王靜鉬)

(責編:王思迪、李忠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