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醫大二院獨立完成黑龍江省首台植入Micra無導線起搏器

2020年08月31日15:10  來源:人民網-黑龍江頻道
 

人民網哈爾濱8月31日電 8月28日,在哈醫大二院心血管病醫院院長、心內科主任於波教授的指導下,心內科副主任李述峰教授帶領電生理團隊獨立成功完成黑龍江地區首台植入Micra無導線起搏器,為一名73歲患者成功植入了全球最小、最先進的無導線起搏器,這種起搏器植入無切口、無導線、恢復快,完美改善了心律失常患者的生存質量,術后三天患者順利出院回家。該手術的獨立完成,標志著哈醫大二院心內科心律失常診治水平邁入國際領先水平,起搏器植入進入“無線微創時代”。

哈醫大二院心血管病醫院院長、心內科主任於波教授(左一)對手術方案進行指導。

家住哈爾濱市,今年73歲的王先生在10年前就出現了心悸、頭暈乏力的症狀,在1年前症狀加重,診斷為心律失常、病態竇房結綜合征、陣發性房顫,符合起搏器植入適應症。患者因顧慮起搏器植入術后術區並發症及影響平時上肢活動,因此一直猶豫是否安裝起搏器。

心內科副主任李述峰教授做術前准備。

了解到患者及家屬的顧慮和擔憂,李述峰教授帶領團隊對王先生進行了全面評估,結合患者植入后起搏比例較低等特點,對診療方案縝密分析,並同家屬進行充分溝通后,最終李述峰教授團隊為王先生選擇了目前世界上最先進、體積最小的Micra無導線起搏器進行植入。

李述峰教授介紹,Micra起搏器相較於傳統起搏器體積減小了93%,僅有維生素膠囊大小,重量僅約2g,無需植入心內膜導線,也無需在胸前皮下制作囊袋放置脈沖發生器(起搏器),直接植入在心腔內,無傷疤、無切口,減少了創傷與感染風險,患者在植入后幾乎感覺不到起搏器的存在,大大改善提升了患者的生存質量。

李述峰教授(右一)帶領電生理團隊成功獨立完成黑龍江地區Micra無導線起搏器首台植入。

手術在局部麻醉下進行,李述峰教授帶領團隊通過股靜脈穿刺,憑借熟練的技術將起搏器順利通過導管植入到心腔內部。術后檢查起搏器工作一切正常,第三天王先生就順利出院回家了,之前的症狀消失,術后無明顯不適。

為患者成功植入世界最先進、體積僅有膠囊大小的Micra無導線起搏器。

於波教授表示,傳統起搏器是治療心動過緩的一線手段,自該技術問世以來,就為無數患者解除了病痛,使其重拾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傳統起搏器不同,Micra創新的無導線、無囊袋設計,可以大大減少並發症發生的風險。Micra體積雖然僅有維生素膠囊大小,但卻擁有超強的電池續航能力,可以為心臟提供持續穩定的動能,壽命超過12年。此外,患者植入該起搏器后仍然可以做1.5T(特斯拉)/3.0T全身核磁共振掃描檢查,滿足了患者之后疾病診斷的需求。Micra無導線起搏器的整個手術過程時間短,植入成功率高,患者的術后恢復情況也相對傳統手術方式更加良好,微創手術方式也避免了傳統心臟起搏器手術植入給患者帶來的皮下囊袋痕跡和手術創口傷疤。

哈醫大二院成功完成黑龍江省首台獨立植入Micra無導線起搏器,手術團隊合影。(上圖中間為於波主任,左二為李述峰副主任,右二為李厚偉副主任醫師,左一為曹威副主任醫師,右二為王百醫生。)

並不是每個心律失常的患者都適合植入Micra。“房顫合並高度或三度房室傳導阻滯是Micra植入的最佳適應症。對於老年人和體重偏輕、體型偏瘦的人群,更適宜選擇無導線起搏器。還有特殊疾病人群,如囊袋反復感染、靜脈閉塞等﹔不想影響職業發展,如部分運動員、舞者等﹔不想有病恥感,追求美觀和生活質量的人群可以選擇Micra。”於波教授強調,在黑龍江地區首例由本地專家獨立完成植入,開啟了黑龍江省無導線起搏器植入的新紀元,未來這項創新技術和療法將在省內快速推廣和普及,使黑龍江省居民不用再出省即可享受到全球最先進的醫療技術,讓更多患者獲益。(焦洋、李華虹、曹玥)

(責編:王思迪、王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