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鵝如何成了綏濱的富民產業?

2020年09月13日07:16  來源:黑龍江日報
 
原標題:大鵝如何成了綏濱的富民產業?

  ■免費提供鵝雛40余萬隻

  ■實現產值近1.2億元

  綏濱的鵝是一景,路邊、河灘、院落,隨處可見。養鵝是綏濱的普惠型扶貧產業項目,惠及所有貧困戶,這裡的每一個貧困戶每年都能免費獲得20隻鵝雛。企業供雛、回收成鵝,基地負責帶農戶養殖,企業加工銷售,一系列的環節完成了畜牧產業的一體化發展。

  去年全縣飼養優質白鵝達到180萬隻,加工生產的白條鵝、分割產品、熟食制品遠銷上海、廣東、江蘇、四川等地,年實現產值近1.2億元。綏濱的鵝已成為綏濱縣脫貧振興的富民產業。

  不起眼的大鵝如何發展成了惠及所有貧困戶的富民產業?綏濱肉鵝養殖起步較早,但是規模小,多以散養為主,屬於以自養自食為主的自給形式,經濟效益並未凸顯。2014年起,綏濱縣委、縣政府基於市場需求和綏濱縣的資源優勢分析,把肉鵝作為全縣重點發展的畜禽“三大主導”品種之一,強力推進肉鵝產業發展,並成立了肉鵝產業推進攻關組,專項推進肉鵝產業發展。

  為促進產業發展,解決老百姓賣鵝難的問題,綏濱縣積極爭取項目,黑龍江省扶貧辦投資建設了全省東部地區第一家肉禽產業基地項目。該項目總投資3400萬元,建設年屠宰加工肉鵝200萬隻的肉鵝屠宰加工廠一處、肉鵝熟食加工生產線一條、鵝雛孵化車間一處以及肉鵝養殖基地29家,初步形成了從鵝雛孵化到養殖到加工的產業鏈。2017年綏濱縣肉鵝屠宰加工廠開始與基地農戶簽訂訂單,以保護價收購肉鵝。

  致富不落一人,發放鵝雛便是綏濱縣授人以漁的方式。從2018年起,綏濱縣肉禽產業基地開始為全縣貧困戶免費提供優質鵝雛,目前已累計提供鵝雛40余萬隻。

  而這種方式,也讓養鵝在綏濱成了一種全民產業。在綏濱,你在許多農家小院中都會看見隨意溜達的大鵝。忠仁鎮建邊村貧困戶孟凡雙家今年就免費獲得了20隻鵝雛,記者見到她時,她正在自家院裡喂鵝。她告訴記者,去年她家將鵝雛放在基地代養獲得了600元收入,今年她自己在家養鵝,能賺得更多,等到8月節時,她的這些鵝一隻就能賣到100多元。

  嘗到甜頭兒后的貧困戶也開始嘗試大規模養殖,連生鄉長河村的貧困戶崔國棟趁著今年鵝雛價格低,一舉購入1500隻鵝雛,利用閑置大棚開始進行規模養殖。而縣畜牧獸醫服務中心同時也在為貧困戶提供培訓和技術支持,全力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

  綏濱縣的29個養鵝基地也讓許多困難群眾找到了新事業。張召全是綏東鎮東方村的困難群眾,2016年他和妻子流轉了家裡的兩公頃地,來到村裡的種鵝基地打工。現在,他除了每年流轉土地的收入,他和妻子在基地飼養大鵝一年還能賺上3萬多元。東方村種鵝基地不僅帶動了全鎮的肉鵝產業快速發展,還代養了周邊村屯困難群眾手裡的1600隻鵝雛,使這些困難群眾每戶可增收200元。

  2019年初,綏濱縣依托綏濱縣肉禽產業基地和北國生態鵝業,注冊成立了“兩江牧業有限公司”。綏濱縣肉鵝產業基地擁有我省東部地區唯一一處大型大鵝屠宰加工企業,年屠宰大鵝能力200萬隻﹔一家市場可覆蓋全縣及周邊市縣養殖戶需求的鵝雛孵化廠,年孵化能力100萬隻。北國生態鵝業坐落於綏濱縣肉禽產業基地北側,是在原有大鵝產業(孵化、養殖、屠宰)基礎上建設的大鵝熟食產業鏈延伸項目,年可加工大鵝60萬隻。企業整合后,在綏濱縣兩江牧業的帶動下,綏濱縣形成了以肉禽產業基地和北國生態鵝業為龍頭的加工主體,以肉鵝養殖基地為主體框架的“龍頭+基地+農戶”的大鵝產業化發展鏈條,有效帶動了農民增收。(記者 王白石 趙宇清)

(責編:王思迪、王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