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鬆花石

2020年09月23日08:2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多彩鬆花石

  秋日熏紅了山頭部分楓葉,紅綠相間的景觀,豐富了長白山的秋色。我國十大名山之一的長白山,地表紅葉襯綠,風情萬種﹔地下鬆花奇石,氣象萬千。

  長白山地下的物華天寶,包括有惠於人類的鬆花石。鬆花石地質名稱為硅質泥晶灰岩,形成於距今8億年前的震旦紀。鬆花石具有質地溫潤、顏色俏麗、紋理如畫、造型奇特、歷史悠久、文化內涵豐富、多用性強的特點。

  位於長春淨月街高新技術開發區的“八吉”鬆花石展廳裡,陳展著數萬件鬆花奇石。這些鬆花奇石,多是發現、收藏於明、清至今的長白山鬆花石區。這些奇石形態各異,有的像樓宇、像船舶、像水果,有的像竹、像樹、像人物、像動物等。這些奇石,只是清理過泥沙,未經任何人工加工雕琢。形態各異的天然奇石,產生的藝術感染力令人震撼。

  長白山鬆花石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據悉,鬆花石最早為民間的“磨刀石”,清朝康熙皇帝將這種奇石制成硯,因其硯色如鬆花,賜名為鬆花石硯。自此,鬆花石硯成為清朝的御硯,民間不可用。康熙皇帝親撰鬆花石硯銘:“壽古而質潤,色綠而聲清,起墨益毫,故其寶也”﹔雍正皇帝留硯銘:“以靜為用,是以永年”﹔乾隆皇帝親自主編了《西清硯譜》,並在序中寫道,鬆花石,綠色光潤細膩,品埒端歙。

  鬆花石硯定為御硯后,成了權力的象征,被作為聖物賞賜給重臣和有功之臣,賞賜鬆花石硯也成為籠絡大臣和激勵皇子皇孫的手段。

  歲月輪回,鬆花石硯回到了民間。40年前,吉林省在北京榮寶齋首次召開鬆花石硯鑒賞會,引起轟動。2017年6月13日,在外交部藍廳舉辦的吉林推介會上,長白山的鬆花石藝術品受到駐華大使及中外嘉賓的熱捧,鬆花石國禮印章受到駐華大使們的青睞。2018年8月18日,外國使節走進吉林,近百名外國使節對鬆花石藝術品贊不絕口。

  人們說,吉林有三張全國第一的名片,一是第一汽車制造廠,二是長春電影制片廠,三是鬆花石。伴隨著時代發展的腳步,鬆花石綻放出奇光異彩。現在,鬆花石硯品種多、系列多,百花齊放,百硯爭輝。

  大自然的神工鬼斧造就了鬆花石奇石,現代科技的手段豐富了鬆花石的利用領域,初步形成了系列產品:鬆花石硯、鬆花石藝術品、鬆花石實用品、鬆花玉飾品(珠寶)、鬆花石裝飾材料等。特別是通過與中國科學院合作,將鬆花石加工中留下的碎末或粉塵,用於制作陶用的鬆花釉,制作用於建筑裝飾的鬆花玉泥(涂料)、鬆花石牆磚、鬆花石地磚等,將渾身是寶的鬆花石的科學利用發揮到極致。有關科學檢測報告顯示,鬆花石含有多種礦物質,其中含有的鍶為人體必需的稀有生命元素。

  科學開發鬆花石,首先要保護鬆花石資源。吉林嚴格把牢生態環境保護,把牢鬆花石開採審批權。通化縣大安鎮是全國唯一的鬆花石特色文化旅游小鎮,這裡有豐富的鬆花石資源,但幾乎看不到開採鬆花石留下的痕跡,而是一座風景秀麗、景色宜人的公園模樣。

  當今,走出地層深處的鬆花石,正造福於人類,豐富著人們的生活。(王謹)

(責編:王旭、王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