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初戰告捷

2020年10月19日08:19  來源:黑龍江日報
 
原標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初戰告捷

湯原縣北靠山村新貌。

湯原縣金星村新貌。

  金秋十月,碧空如洗。驅車行駛在湯亮公路,以湯旺朝鮮族鄉金星村為南起點,北至渠首陶花灣,8個精品旅游區和示范村串珠成鏈,各具特色,讓游人流連忘返。這是佳木斯市湯原縣打造的“百裡‘鄉村旅游’景觀大道長廊”。曾因外出打工而人口流失嚴重的小城,在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下,正重煥生機。

  勃勃生機背后,是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走進各縣(市)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不斷完善,農村面貌煥然一新,“高顏值”宜居新鄉村呼之欲出。

  群策群力 “我的家園我做主”

  在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鄉,家家戶戶門前都挂著一張“最美庭院積分表”,這是同江市三村鎮、街津口鄉、八岔鄉為了調動群眾們的“主人翁”意識,開展的“最美庭院評比”活動。

  漁業村農戶何淑艷家面積不大,卻被打理得井井有條。整潔明亮的室內挂著她做的剪紙和繡球,院子裡還有一處“花海”和秋千,頗有一番韻味。何淑艷說:“這是我們同江鄉村小院的特色,是各婦聯干部與志願者共同播種出的結果。大家伙兒屋裡亮了、小院淨了、鄉村美了,心裡也亮堂了不少!”

  “農民的家園自己建”。如今,在以同江、樺川為代表的各縣、鄉、村屯面臨資金籌集、項目建設等重大問題時,農民群眾們參與民主決策的全過程﹔對於拆扒圍牆、栽樹、挖邊溝等工作,也基本實現了農民自己出工出勞、參與建設。用赫哲族鄉村民的話來說,“自己用心動手建的家園,才有家的味道哩!”

  上下聯動 繪就鄉村美麗畫卷

  一個個村庄、一條條街巷、一戶戶庭院……幾年以來,佳木斯農民群眾最關心、最現實、最急需解決的“臟亂差”問題得到了解決,農村人居環境迎來了蛻變。這令人驚艷的蛻變背后,匯聚了佳木斯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

  近年來,按照中央和省委戰略部署,佳木斯市全面組織開展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市委市政府把整治農村人居環境作為打響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場硬仗和重大民生工程來抓,建立了以城帶鄉、部門聯動、多方參與的工作機制,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從上到下一刻都未停歇。

  樺川縣蘇家店鎮集賢村的黨支部書記王喜林,講述集賢村今年的變化時,喜悅神情溢於言表,“為了把民心工程這件好事辦實,實事辦好,我們走家到戶宣講,先選定5個試點戶,讓群眾更直觀了解廁所革命的整體效果。現在村內常住戶180戶現已改造完成90戶,今年計劃整村推進”。

  像王喜林這樣想事、干事、干成事的基層干部還有一大批,他們從縣到鄉到村屯紛紛通過組織現場觀摩會,或參觀學習等形式互學互比互幫。在市委和基層的高效聯動下,一幅幅美麗鄉村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鞏固成果 創建“三美融合”靚鄉村

  樺南縣明義鄉東雙龍河村的92歲老人張勇明,是一名土生土長的樺南人。對於幾年來農村環境的變化,他看在眼裡,美在心裡。欣喜之余,他還提出了“農村環境建設要規格化、常態化”的建議。

  正如張老所提,佳木斯多個鄉鎮已經實施了環境衛生標准化作業,農村垃圾得到了分類處理、日產日清和按時轉運,“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的日子已一去不復返。湯原縣金星村的陳興珠從韓國返鄉創業,對家鄉的環境變化贊不絕口,“現在我們村每戶的房前屋后都很干淨,保潔隊員也隨處可見。最關鍵的是,鄉親們都自覺愛護環境,現在沒人亂倒垃圾了,每天都倒到垃圾點,可自覺哩。”

  鄉村變新變美,機遇也紛至沓來。鄉村旅游、休閑農業、觀光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開始萌芽,一些鄉村逐漸成為全省、全國旅游名村鎮和旅游示范點,街津口赫哲族鄉漁業村也被命名為“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這幾年,村裡的道路硬化了、村庄綠化了、庭院美化了,游客多了起來,旅游紅火起來,美麗鄉村開始向美好生活、美麗經濟轉變了!”駐村兩年的第一書記張繼偉深有感觸。

  截至目前,佳木斯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已初戰告捷。環境有變化、管理有創新、素質有提升、產業有思路,佳木斯市鄉村正在老百姓的殷切期盼中走向“蛻變”,也邁向了小康生活的新征程。(李坦 記者 劉億服 董新英 文/攝)

(責編:王思迪、王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