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 小甘薯承擔起大事業

2020年11月18日10:41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 小甘薯承擔起大事業

“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半個多月以來,十九屆五中全會的公告早已傳遍了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的每個村落。全會確定和指出的發展方向,激勵著冬季裡仍在忙碌的每一位農民。

在奈曼旗互利村甘薯加工廠院內,一塊塊雪白的“冰塊”鋪滿院落,讓人有置身冰川世界的感覺。村主任劉福生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這是我們村企業加工粉條用的甘薯粉,正在晾晒。”

1000多貧困人口轉變思想、凝心聚力,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將小小的甘薯做出了大文章,整村脫貧走上鄉村振興之路,這就是互利村正在做、也將一直做下去的大事業。

互利共贏,甘薯作紐帶

“互利”的村名源自20世紀50年代,意為互利共贏。如今,這個村子依然秉承著這個宗旨。

互利村村民口中的地瓜又稱甘薯,在當地有著悠久的種植歷史。今年秋季,村民王洪岩通過為村辦企業銷售甘薯,一個月賺了8000多元錢,而兩年前,他家因病致貧。妻子生病那年,他不僅花掉了20萬元醫藥費,也因照顧妻子而顆粒無收。

當時,村裡在甘薯種植合作社的基礎上成立了加工企業,王洪岩加入公司,以自家15畝土地入股,並被聘為長期用工,負責公司的甘薯基地從種到收直至加工的管理工作,月工資約4000元。

僅僅一年,土地租金收入6000元,年底分紅收入1500元,企業務工收入3萬多元,王洪岩以“土地租金+年底分紅+務工收入”3項收入,一步跨過了貧困線。

王洪岩脫了貧,也明白了一個道理:“過去村民分戶耕種、自產自銷,沒有產業規模,自然不會有效益。”

“互利村共有耕地5520畝,幾乎全部入股企業,這種互利模式讓公司和村民都能從中得到可觀的收益,品牌效應也在逐漸形成。”村支部書記付永久說,全村形成種植、加工、銷售的產業鏈條,不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而且“鏈”起了全體村民的收益,富了農民,增加了集體經濟收入,為下一步全面推進實施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振興鄉村,產業來引領

憑借小小的甘薯實現“一盤棋”脫貧,這是互利村被列為脫貧攻堅典型的一個重要原因。

脫貧攻堅的幾年裡,互利村所在的青龍山鎮積極引導農民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鼓勵農民發展甘薯栽植和深加工,形成了互利、平房、得力營子、青龍山4個甘薯專業村,依靠甘薯產業項目,實施脫貧戶納入產業化合作經營體系全覆蓋,真正做到了產業脫貧一個不少。其中,整村土地集約化生產經營的互利村最為典型。

在互利村村民看來,脫貧攻堅的完美收官,也預示了鄉村振興事業的蓬勃興起,因為在村民們錢袋子鼓起來的同時,日漸富足的村集體經濟已經開始春雨化田,啟動了鄉村振興的引擎。

“我屬於公司的大股東,2017年我投入了20畝地和10萬元入股,每年收入加起來9萬元左右!”連續3年掙到了真金白銀的村民李景良既是村裡的報賬員,也是企業的股東。他告訴記者,村裡的甘薯產業發展已經走上正軌,農民的收入構成是“租金+分紅+務工”3部分,農民和企業的利益聯結機制已經被鎖定﹔而更令人欣喜的是,村集體每年按佔股的8%核算,納入村集體賬戶,年收入大約20余萬元,這部分收入已經用於村民醫療補助和教育補助,村民們的生活質量正在逐步改善。

“2018年我們村企業的收入是200萬元,2019年283萬元。就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勝利閉幕之時,我們預估出了今年的收入能達350萬元!”付永久的激動發自內心,“我們已經不用為了填飽肚子而種甘薯了,下一步,我們要把小小的甘薯做成足以振興全村的大事業!”(記者 張景陽)

(責編:王艷、李忠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