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船儿满江”,却有“幸福满舱”,新时代赫哲人家走向美好新生活——

乌苏里船歌新唱(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人民日报记者 王一彪 禹伟良 吴齐强 卞民德

2020年07月02日07:3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开栏的话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14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承载着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美好梦想。经过长期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我们就要取得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胜利。这是不屈不挠、长期奋斗的果实,更是启航新征程、扬帆再出发的动员。”

  小康源自奋斗、小康点亮生活。最近,本报记者来到黑龙江、江苏、河南、湖南、广东、海南、四川、贵州、宁夏等地,走进社区、乡村、企业、校园和普通家庭,与当地干部群众深入交流,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好处和实惠,记录小康生活背后的拼搏和奋斗,感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小康承载初心、小康属于人民。今年7月1日是我们党99岁的生日,走过近一个世纪,我们党始终初心不改、矢志不渝。本报今起推出“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专栏,通过一个个小康故事、一幅幅生活场景,彰显我们党担当使命、一诺千金的不懈追求,展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壮举,展现人民群众共建美好家园、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动实践。

  窗外,骤雨初歇,彩虹高拱,中俄界河黑龙江浩荡奔流。

  屋内,7位赫哲族老阿妈身披民族盛装,齐声唱起《乌苏里船歌》。

  这里是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赫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现有5000多人。在同江,赫哲人主要聚居在街津口和八岔两个赫哲族乡。

  正在领唱的吴桂凤,是赫哲族说唱文学伊玛堪传承人。据《八岔村志》记载,58年前,《乌苏里船歌》曲调作者采风时,听了吴桂凤父亲吹奏的赫哲族传统民间曲调,深受感染,灵感被激发,才有这首经典名曲的编创。

  伴着熟悉的优美旋律,我们不禁跟着哼唱起来:“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

  歌声悠扬,思绪飞扬。

  2016年5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冒雨来到八岔村考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总书记的话,刻在村里的墙上,更刻在赫哲人的心底。

  蓝蓝的江水波浪依旧,但世代逐江而居、以渔为业的赫哲人,生产生活变化已然翻天覆地。

  眼下正值禁渔期,从松花江到黑龙江,再到乌苏里江,沿着赫哲族世居的三江之滨顺江而下,江面上渔船难见。但即便不是禁渔期,“船儿满江”的场面也不再重现——下江打鱼早已淡出赫哲人的日常生活。

  在党和政府支持下,种植、养殖、旅游多业并举,走上多元化发展新路,黑龙江省赫哲族群众已全面脱贫,很多人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总书记关心赫哲人,共产党跟赫哲人就是亲!”即兴唱完一段新改编的伊玛堪,吴桂凤意犹未尽,“这些年的变化唱不尽,现在乡亲们的生活,比歌里唱的更美好!”

  兴新业,唱出“双手赢得丰收年”新内涵

  拆卸零件,保养维修,41岁的李景山招呼着客人,手里的活也没搁下。

  “这两天雨水多,农机进不了田,但农时耽搁不起,准备用无人机防虫。”眼前的李景山,发型时髦,身材颀长,咋看都不像个“农把式”。

  不过,说李景山是种田“高手”,绝不夸张。在八岔村,他牵头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面积达9000余亩。2018年,他代表黑龙江省参加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荣获“全国农业技术能手”称号。

  有人好奇,赫哲人个顶个都是渔猎高手,李景山咋弄起庄稼?

  “也打过鱼,那会儿正赶上渔业资源减少,收益不高。”李景山没有多言转产探索的艰难,谈得最多的还是党的好政策。

  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大潮涌动,单一渔业经济抗风险能力弱,赫哲族群众增收一度徘徊,引起从中央部委到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传唱千年的赫哲渔歌,在“兴边富民行动”等政策加持下,开始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变奏——走下渔船,走出深山,走出一条多业并举的转产转型路子。如今在八岔村,2/3的村民不再以捕鱼为主业,渔业收入在村民收入中的占比已不足1/5。

  这是赫哲人挥之不去的集体记忆,更是赫哲人最难忘的历史时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我们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说到就要做到,今后党和政府还会关心支持大家。”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5月考察八岔村时的一番话,暖人心扉,催人奋进。离开村子时,总书记同大家握手告别,祝乡亲们的生活水平如东升的红日越升越高。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心系少数民族群众,鼓舞各族儿女奋发图强、共奔小康。

  走下渔船上岸的赫哲人,近年来积极投身绿色订单农业、特色渔牧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立足特色优势开展多种经营,唱出船歌“双手赢得丰收年”的新内涵。

  临近中午,村民王海珠家飘出阵阵鱼香。灶台下火苗窜动,王海珠双手握紧铲子,不停地翻炒。大铁锅里,是赫哲人最爱吃的“鱼毛”。这种类似肉松的食品,正为赫哲人带来可观的收益。

  “现在不算旺季,一斤能卖到80多元。”虽说炒“鱼毛”挺费劲,但王海珠干得起劲。“今年虽然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但销量没有受到大的影响,每天都能卖出十多单,有时还供不应求。”

  在当地党委和政府支持下,王海珠牵头成立了海珠手工艺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制作鱼皮画、鱼骨饰品,带动周边53位村民增收致富。2015年至2019年,八岔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3400元提高到17957元,八岔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6102元提高到22150元。

  “赫哲人虽然不再依赖渔猎了,但比以前更富裕,生活水平就像东升的红日越升越高。”八岔村党支部书记尤明国介绍,赫哲村民家家住上了簇新的楼房,几乎家家有车,八成以上在县城买了房子。“种田、打鱼、搞旅游、做零工,现在乡亲们一年到头不闲着,干劲特别大。”

  传瑰宝,唱出伊玛堪经久不衰的悠长韵味

  赫哲村寨发展日新月异,群众生活蒸蒸日上,但巨变中也有坚守——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根脉在延续。

  “我父亲是赫哲族的老艺人,上世纪80年代病重,躺在床上还心里发急,生怕赫哲文化断了根。”当时的情形,吴桂凤历历在目。

  赫哲族是东北地区一个古老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伊玛堪,就是赫哲族一种独特的说唱艺术,是赫哲族的文化象征。可包括伊玛堪在内的多项赫哲族传统文化技艺,一度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赫哲族人口少,又没有文字,再加上传统渔猎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文化传承面临很大压力和挑战。”吴桂凤坦言。

  赫哲族的鱼皮制作技艺和伊玛堪,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扶持政策措施,让赫哲族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走进春天里。

  走进吴桂凤家,院子右边是整齐的菜地,房门正对数丛盛开的芍药和野百合。她打小就喜欢伊玛堪,上小学时进了宣传队,后来当幼师教孩子学赫哲话。这几年,她虽退休了,但作为伊玛堪传承人,劲头更足了,在大庆油田援建的八岔赫哲族伊玛堪传习所当老师,领着一帮村民传唱伊玛堪。

  传习所每周三节课,来的人可不少。村民尤明芬家5岁的小孙女,还有10岁的吴枳潼,都是传习所的常客。有时赶上假期,孩子们就找上门来,嚷嚷着“要跟奶奶学歌”。八岔赫哲族伊玛堪传习所已培养学员45人,带动全乡120人通过网络、微信参与学习赫哲文化。

  更让吴桂凤自豪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八岔村时,观看了伊玛堪说唱教学。“总书记赞扬赫哲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特别是渔猎技能高超、图案艺术精美、伊玛堪说唱很有韵味。”对那天的情景,吴桂凤记忆犹新。

  “此后,伊玛堪声名大振,学员激增。”吴桂凤把所有精力都放到了赫哲文化传承上,还担任了村里的民间艺术团团长。

  随着旅游业的日渐兴盛,民间艺术团的人气越来越高。50多名村民常态化参加演出排练,要是赶上有大型活动能聚起上百人,正在形成传承文化、发展旅游互促共赢的良好局面。赫哲民族歌舞史诗《乌苏里船歌》、舞台民俗剧《赫哲婚礼》,都是这几年编排创作的。去年排演舞台民俗剧《赫哲婚礼》,游客们看得起劲,都嫌“咋这么快就完事了”。说起这些,吴桂凤就忍不住乐。

  像吴桂凤一样,生活日益富足的赫哲人,传承民族文化的热情愈发高涨。

  在街津口赫哲族乡,记者见到了尤秀云。这位69岁的老人是伊玛堪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广收有志传承伊玛堪的年轻学生,还时常到同江市里的传习所教唱。

  她也是街津口赫哲民族文化村的“明星”讲解员:声音洪亮,不时冒出的小幽默令游客忍俊不禁。讲解起伊玛堪,张口即来。一首《我的家街津》唱完,游客直拍巴掌。

  “我喜欢赫哲族文化,想尽可能介绍给更多人。”尤秀云说,习近平总书记来八岔村那天,走进八岔村文化活动中心,“我就穿着自己缝制的鱼皮服装,为总书记讲述赫哲族民俗文化。”

  做鱼皮衣,尤秀云也是一把好手。这种衣服是赫哲族的传统夏装,用经过处理的鱼皮拼接而成,做起来费时费力。“去年花了3个月才做成一件,已经被博物馆收藏了。过去赫哲人没有布料,只能用鱼皮做衣服,其实穿起来并不舒服,但这是赫哲人的传统文化,不能丢了。”

  民族文化的活力得到极大激发,赫哲人传唱着韵味悠长的伊玛堪,生活愈加丰富多彩。

  美家园,唱出“白桦林里人儿笑”的新境界

  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生态环境在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赫哲人家擦亮生态优势,乡亲们脸上洋溢着“稳稳的幸福”。

  “棒打狍子瓢舀鱼”,说起生态环境、渔猎资源,赫哲人充满自豪,但也直言不讳曾经走过的弯路。

  “赫哲人也吃过苦头。”回首20多年前,尤明国感触颇深。当时江水受到工业污染,再加上过度捕捞,渔业受到冲击。

  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如今赫哲人的发展眼光彻底变了。

  禁渔、禁猎,转产的赫哲人迎来新生活。经过多年休养生息,加之上游污染整治,江水变清了,鱼儿变多了。

  “6月11日开始禁渔,时间一到,渔船就全部回到码头了。”尤明国说,这个季节江里鱼正多,一网下去可能就是四五千元,但谁也不下江。“野生动物也没人打了,每年有几十万只大雁来这,还有灰鹤、天鹅、野鸭子、狍子、狐狸。”

  黑土地上的嬗变,让人惊喜。

  八岔岛上,这两年已经有6000多亩地退耕还湿。去年,八岔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的黑熊进了村。看到微信群里村民发的信息,尤明国赶紧组织村民,连哄带吓,把那只黑熊赶回了保护区。

  正聊着,尤明国接到电话,说是先前订购的两艘游艇即将交付。这是八岔村招商引资来的项目,今年就要下江投入使用。“我们的小康路,要越走越稳当,思路就是不搞大开发、只做原生态。”他说,赫哲人祖祖辈辈用渔船解决温饱的时代已成为过去,用游船发展旅游增收致富将成为新方式。

  截至2019年底,八岔乡累计接待游客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0多万元,带动赫哲族群众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赫哲人守护的绿水青山,正成为金山银山。

  小心粘贴,用力压紧,不大会儿,一只惟妙惟肖的小鸡就形态毕现。这种小物件,60岁的孙玉林做起来轻车熟路。

  在街津口乡的这条街上,挤满了各式各样的店铺。孙玉林的铺面不算大,也就30余平方米。墙上挂满精美的鱼皮画,玻璃柜台上是鱼皮和鱼骨挂件,角落里是孙玉林的工作台。“2000年前后街津口开始搞旅游,我就不怎么打鱼了,零零散散地做些小东西。”那时一天没多少游客,孙玉林只是在赫哲族民族文化村摆个小摊。“七八年前旅游逐渐兴旺,就有了这个店,这里靠路边,游客来往方便,生意渐渐红火起来。”

  街津口山青水绿、美景如画,又有独特的赫哲文化、民俗风情,旅游产业渐渐风生水起。2019年,街津口赫哲旅游度假区成为4A级景区。

  赫哲人的生活变迁,也是同江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2019年,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清零,同江顺利摘掉贫困帽。这个松花江、黑龙江交汇的边境小城,正集聚口岸、资源、生态优势,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在决胜全面小康路上阔步前行。

  “白桦林里人儿笑,笑开了满山红杜鹃,赫哲人走上幸福路……”听着《乌苏里船歌》作别同江,吴桂凤的话在耳边回响,“以前盼着‘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现在变化一天一个样,我们赶上了好时代!”

(责编:王思迪、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