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个旧斑锡工艺:

精雕细磨 锡器生辉(匠心)

2020年07月14日08:3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原标题:精雕细磨 锡器生辉(匠心)

走进云南个旧锡文化创意产业园内的锡艺坊,只见一位须髯花白的工艺师坐在工作台前,精心雕刻着一只锡茶罐。他时而站起身,手把手地指导身边的学徒;时而去斑锡制品加工车间察看一圈,叮嘱几句。他就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云南省斑锡技艺非遗传承人赖庆国。

个旧盛产金属锡,以“锡都”之称闻名于世,有着2000多年的锡矿开采史。在个旧,生产锡工艺品的厂家不少,但说起斑锡技艺,就不能不提赖庆国。他在掌握传统锡器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带领团队研发斑锡技艺的多项新技术,巧妙运用于工艺品的生产创作中。现在,享誉国内外的个旧斑锡工艺品,几乎都出自赖庆国和他的团队之手。

砖砌灶台上,大铁锅正熬煮着锡块,加热温度达到200多摄氏度,锡块渐渐融化成锡汤。赖庆国舀起一瓢锡汤,注入模具中。待冷却成型后,再经过细致的锤打,就可以进行初步制作。

“锡是一种不易氧化的金属材料,具有很好的杀菌、保鲜效用。它的熔点较低,可塑性比较好,容易成型、制作、装饰。”一说起锡,赖庆国眼睛放光。

作为土生土长的个旧人,赖庆国从小深受锡文化影响,初中毕业后进入个旧市锡花工艺美术厂,跟随师傅学习传统的锡工艺品雕花制作。几年后,他又进入云南艺术学院美术进修班深造学习,随后转入工艺美术专业,以求从更专业的角度来认识和学习锡工艺。

“第一次接触斑锡工艺,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赖庆国说,斑锡是一种特殊的锡表面处理工艺,让锡器呈现出黑、白、灰等不同颜色的花斑。就像瓷器烧制中的窑变一样,每一件斑锡工艺品的花斑都各不相同。这种新工艺增强了锡制品的艺术美感,让工艺品具有独特的魅力。

“传统的锡器制作生产方式较为落后,制作的产品也多以实用为主,艺术性欠缺,在市场上知名度不高。”赖庆国立志,要使锡工艺更上层楼,提高锡制品的文化艺术附加值。他将斑锡技艺与传统锡器制作工艺结合,制作出更加精美的工艺品。他还带领团队努力钻研,攻克了玄默、浮雕、点铜等多项复杂技术。这些技术成果的运用,不仅改善了工艺条件,增加了产品品种,扩大了生产规模,而且拓展了锡工艺的艺术表现力,使之能与书法、绘画等传统艺术融合。

2006年,赖庆国制作的十二吉象普洱茶珍品锡储、九象奇妙酒具等3件斑锡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2007年,赖庆国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大师不光是一种荣誉、一个称号。大师的职责在于提高行业的整体水平,引领手工艺人向艺术家转变。”为此,赖庆国不遗余力地推广锡工艺文化,用心培养人才,带出了徐云勇、杨东昇等一批优秀的锡器制作技艺传承人。

“我们的传承主要还是点对点式的,子承父、徒承师,就像一串珠子,一个挨着一个,但一旦线断了,就散了。最好的方法是让非遗进入校园,传承从娃娃抓起。”赖庆国说。

近年来,赖庆国和艺术院校开展合作,把锡文化创意产业园作为培训基地,供学生前来实习。通过校企合作,锡器制作技艺走进校园,扩大了影响力。同时,赖庆国也从学生中发现了不少好苗子,将大批人才引入锡工艺品的创意设计、产品研发队伍中。

在斑锡制品加工车间,一组工人正细心打磨锡茶壶、锡茶罐,另一组工人在对酒具进行抛光。每一件斑锡工艺品,都要经过制模、精铸、挫平、打磨、焊接、抛光、显斑等几十道工序制作而成,主要工序必须依靠人工操作。

赖庆国拿起一件造型别致的斑锡作品,在自然光线下熠熠生辉。“这上面承载着手工打磨的温度,也承载着匠人对艺术的注解。希望通过不断创新和传承,让古老锡艺焕发出新的活力。”赖庆国说。(李茂颖 胡艳辉)

(责编:王旭、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