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探索“居政剥离”社区治理新模式 架起“连心桥”绘出“幸福圈”

2020年07月20日08:43  来源:哈尔滨日报
 
原标题:架起“连心桥” 绘出“幸福圈”

  “家门口就是社区睦邻中心和服务中心,为我们分别提供了议事解事、学习互动平台和专属办事平台,办啥事都特方便。”提起“两个中心”,家住哈尔滨市平房区兴建街道和平社区的李淑清连声点赞。75岁的李阿姨点赞的两个平台建设,正是源于将政府职能从社区居委会中剥离的“居政剥离”社区治理改革的探索。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正式印发。哈尔滨市以此为契机,选择部分街道作为社区治理改革试点,以“社区减负增效”为突破口,明确社区居委会人员职责和承担行政事务、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的公益岗位人员职责,推动“居政剥离”,各司其职、更好服务居民。作为哈尔滨市首家进行改革的社区,和平社区通过建立社区睦邻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等平台,架起服务居民的“连心桥”,也绘出社区居民的“幸福圈”。

  高效便民,71项“民生事”家门口都能办

  “以前办事费时费力,现在现场不到3分钟就办完了业务,特别高效便民。”日前,社区居民王先生到兴建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办理了医疗保险续接业务。他说,此前他通过中心对外公布的服务电话咨询了所需携带的办事证件,并预约好现场办理时间,从电话咨询预约到现场办结,全程“无堵点”,特别顺利。

  社区服务中心主任王秀梅说,实施“居政剥离”后,街道和社区的各类行政事务和政务服务事项向“社区服务中心”集中,由经过专业培训的社区公益岗位人员进驻提供服务。在服务中心,居民可办理涉及医保、养老保险、低保、临时救助、残疾、老龄、就业、计划生育等八大类别71小项民生事务。此外,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中心所有服务事项实行“一门办理、一口受理、一站办结”,实现“一窗多能、全科服务”, 让前来办事的居民“来一趟”就把问题解决好。

  搭建平台多方参与,“陌邻”变“睦邻”

  室内广场、舞蹈朗读室、文化讲堂……在与社区服务中心紧邻、超千平方米的和平社区睦邻中心,设置了多个分区,成为社区居民开展文化活动、加强沟通交流的“睦邻平台”。和平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石珊说,社区依托“睦邻中心”,实现居民自治共治,坚持“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做大多数人受益和少数困难群众急需的事”,去行政化、去形式化、去娱乐化。通过基层民主协商解决居民身边事,充分挖掘辖区“名人”,利用名人资源,发挥“名人效应”,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社区会定期组织名医、名师、名律师、心理专家等各类专家,“面对面”开展专题辅导、问题咨询、疑惑解答、重症医治等活动,使广大居民都能享受到名人带来的专业化服务。

  “社区睦邻中心”还整合辖区资源,建立“社区商联圈”,调动周边商家参与社区服务积极性。“我们商会共有30多家会员单位,涉及汽修、餐饮、牙科诊所等行业,大家组团助力发展,也根据实际情况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和平社区商会会长冯义说,商会中的企业会不定时地开展免费培训技能课程,同时从社区居民的需求入手,引进早教中心、健身、文化学校等成熟的社会机构,为居民提供多元服务。

  “睦邻中心的服务贴近和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求,通过加强互动交流,人人尽责、人人共享,使‘陌邻’变‘睦邻’,使中心成为‘百姓自己的家’。”石珊说。

  “坐诊”变“巡诊”,服务居民“加速度”

  “实施‘居政剥离’后,社区干部的负担减轻了很多,深入网格的时间增加了,为我们办事的效率大大提高了。”李淑清阿姨对社区服务的“加速度”深有体会。她说,一次家里没电了,她给社区工作人员打电话。工作人员二话没说,立即到家查看。原来是家里欠了电费,查明原因后,社区工作人员通过网络帮忙交了电费,“这要是以前,她们哪有时间忙活这么小的事儿。”

  石珊说,社区治理改革后,居委会能够集中精力开展居民自治的各项工作,工作形式也由原来的“坐诊”转向“巡诊”,居委会有了更多的时间走近居民,了解居民需求,进一步提升服务社区居民的能力和水平。社区民主协商也得到社区群众的广泛认可,群众自己解决自己的事,比如老旧小区联手建起居民自管会,推行公约,楼院自治组织化解邻里矛盾、破解停车难题等。

  “目前,按照哈尔滨新区、老城区、城乡接合部等不同类型,哈尔滨市已分别在道里区、南岗区、香坊区、平房区和松北区各选择1到2个街道进行了社区治理改革试点,逐步形成社区治理新模式,努力实现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多元共治、法治保障、居政剥离’的社区治理新格局。”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处处长赵艳说,社区治理改革提升了服务效能,方便了群众办事,同时使社区活力得到充分激发,让居民在共建共享共治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捷、便利,实现“百姓幸福圈”。(记者 杜菲菲)

(责编:王思迪、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