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黑龙江频道>>省内要闻

黑龙江省这些老旧小区改成“网红”样本

来源:生活报
2021年07月08日09:19 |
小字号

夏日,佳木斯长安小区古巷里格外地暖阳,三三两两的游客打卡照相,几位主播现场抖音直播,老人在绿荫下聊天……从曾经的杂乱无章到眼下的美好在望,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让这条百年老街有了“脱胎换骨”的蜕变,成为如今的网红打卡地。

日前,黑龙江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现场会在佳木斯召开,像长安小区这样的一批老小区经过旧改后换新颜,也成为黑龙江省老旧小区改造的样本。采访中记者看到,佳木斯市老旧小区改造实施“群众点菜、政府下单”,为每个老旧小区量身定制“一区一策”,打造让居民更贴心的改造。

长安小区 有美食有美景 变身打卡地

“这里太美了,还有美食,马上去。”这几日,高考结束后的刘小雨和几位同学相约,在自家居住的长安小区古巷里做着抖音直播,古巷内别致的韵味惊艳了粉丝。刘小雨告诉记者,她从小住在这里,楼下就是义兴老巷,是一条具有百年历史的特色古巷,但因为年代久远特别破旧,今年改造后,这里成了旅游新景点,每天大批的人来这里品美食、拍照。

采访中,佳木斯住建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义兴老巷是百年老街,两侧的居民楼都是1999年建的,结合这里的历史文化特点,邀请哈工大专家团队策划了这里文化街区的改造。“临巷商户牌匾统一更换,对临巷房屋加装修饰性仿古瓦片,局部增设清明上河图等历史文化内涵,加设仿古门楼。近500米的老巷两侧主要以当地特色的美食饭店为主,将这条古巷装扮得活力满满。”

发电北小区 改造后有福利 购物积分抵物业费

提起东风区发电北小区可特别有名,音乐家马可于1974年在该小区创作了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以坚实有力、豪迈热烈的旋律,表现工人们为支援全中国解放而紧张劳动的战斗生活。

采访中记者看到,该小区在实施改造过程中,结合歌曲创作地的文化内涵,在保留老工业建筑物原貌的基础上,打造年代感强烈的主题休闲区,为生活在小区内的发电厂老职工留下美好的回忆。

现场物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小区改造时物业全程参与,物业企业投资运营超市,采取获利“反哺”小区的模式参与改造。居民在物业超市购物时获得积分,用于抵扣物业费。

同时,物业超市每年拿出约8%的利润用于小区的维修、维护,优化小区环境建设,让这个小区的环境未来更有“力量”。

顺和小区 加装电梯 要建小型公园

走进前进区顺和小区,一栋栋粉刷一新的楼房,明亮整洁公园式的院子让人眼前一亮,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小区。居民高福告诉记者,现在小区院内基本改造完工,正在施工的是加装室外电梯和修建“升降横移式”保暖立体停车场的工程,这回上楼不用爬楼梯了。

佳木斯市住建局物业办孙清鹏告诉记者,该小区一共加装的4部电梯,每部价格46万元,采取三方出资方式。区政府出资9万元,负责实施地下基础建设;原产权单位和物业公司出资10万元;剩余部分资金按照楼层高低由居民自筹分摊。与加装电梯模式类似,立体停车场总造价170万元,停车场厂家出资一部分,产权单位出资一部分,社会企业出资三部分组成。建成后停车场一部分由小区居民共用,一部分由出资企业对外出租,出租收益抵顶企业出资。

小区里将打造一个小型公园,布局开放与半开放的空间,按照居民的行为规律重新进行功能区域划分。

永安小区 弃管小区变智慧小区

进门刷脸、车辆充电直通充电桩……永安小区曾是一个弃管小区,如今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后,这里变身智慧小区,用居民的话说,没锁门都不怕。

“小区是1986年建的,原来的物业退出了,没人管,小区特别乱。这回好了,改造后我们小区都是智能化的,看门没保安也安全。”居民赵文祥说。

据介绍,在改造中,该小区与中国联通合作建设了智慧安防系统,在小区出入口安装电子门禁,在南北大门安装人脸识别系统,小区内置38个视频监控摄像头。每个单元门上安装人脸识别系统,刷脸就能进入。目前,小区正推进电子网格化管理,与公安机关安防系统对接,形成无人值守的智慧安全防护网。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现在这里通过先试后买的方式,引进了周边群众口碑较好的物业企业先行进入,群众满意后将正式聘用。

兴梅煤机厂东小区 构建一刻钟生活圈

办事情、配钥、匙修鞋,不出社区……向阳区兴梅煤机厂东小区建于1988年,共11栋楼房957户,这里老旧小区改造中业主出资率100%,搭建了综合服务站,居民不出小院就能满足日常需求。

“老旧小区改造是大家的事,政府出资大家也要出资参与,才能让改造落到实处。”采访中,辖区办事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改造前,他们详细了解老旧小区存在的问题和居民迫切需要改造的项目,并将改造效果图在小区显著位置予以公示,得到了居民的认可。根据居民意愿,这里打造了一刻钟生活圈。

为了更好地提供便民服务,该小区购买一套底层房屋,专项用于设立综合服务站。服务站里面有煤机厂历史展厅、网格工作室、居民调解室等,设立“粉驿站”,可提供雨伞、爱心药箱;建小区爱心义诊室,定期提供服务;设爱心义剪小屋,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义剪”;扶持创立配钥匙修鞋店。通过便民商圈的建立,让居民不出小院就能满足日常需求。(记者 张立 梁晨 文/摄)

(责编:王思迪、王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当哈尔滨遇到“人民红”
  • 旅在冰城游在夏都 哈尔滨魅力巡礼05:52
  • 黑河“城事”外宣纪录片正式上线09:0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