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黑龙江频道>>人民网专稿

黑龙江省应急管理系统扎实开展冬春救助工作 多措并举保证受灾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2022年02月14日14:24 | 来源:人民网-黑龙江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哈尔滨2月14日电 清点、拆包、登记、装车……到处是工作人员忙碌而有序的身影,只见一包包、一箱箱冬春救助物资装运完成,顺利发车,这是春节前黑龙江省多地向受灾群众发放救助物资的场景。前不久,黑龙江省多地应急管理部门积极开展冬春救助工作,春节前救助资金全部发放到群众手中,也是全国第4个完成发放任务的省份,有力保证了受灾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2021年,黑龙江省先后发生雨雪冰冻、冰凌、风雹、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致使13个市(地)的105个县(市、区)101.31万人受灾,其中有70个县(市、区)的40余万受灾群众需要政府的基本生活救助。为此,黑龙江省应急管理厅提前部署,早在去年9月初汛期尚未结束时,就下发做好冬春救助准备工作的提示,及时组织各地核定完成冬春需救助人口,并及时向国家上报冬春救助需求,积极争取国家救灾资金支持,推动受灾地区提前开展相关基础工作,为后续救助资金发放奠定了工作基础。

“你区的救灾款物拨付工作目前进度如何?还存在什么困难?一定要在1月25日(北方农历小年)之前将救助资金发放到群众手中。”春节前,黑龙江省应急管理厅救灾和物资保障处的全体同志每人负责3-4个市(地),通过上午推进展、下午要进度的方式,在17天的时间里,共电话调度13个市(地)和70个县(市、区)2300余次,及时跟踪掌握各地资金拨付情况,全力以赴做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据悉,本次冬春救助40余万人,人均救助标准高于全国人均标准以及近三年黑龙江省人均救助水平。不仅如此,黑龙江省应急管理厅还指导各地应急管理部门按照“户报、村评、乡审、县定”的要求切实落实好申请、评议以及公开公示等主要环节,确保救助对象认定公开透明。同时,乡镇和县级应急管理部门严格落实抽查和复核工作,确保村级组织认定工作精准;乡镇和村屯依据今年受灾情况和群众损失程度摸清救助底数,切实做到底数清、对象准、情况明,确保把救助温暖送到每一位受灾困难群众手中。

“没想到政府这么快就把棉被送到手里来了。”一位受灾的低保户接过救助物资时感动地说。据了解,黑龙江省应急管理厅注重实施分类重点救助的方式,突出重点救助对象,重点关注受灾人口中的低保户、优抚户、留守儿童和老人、分散供养五保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因灾致贫返贫风险较高人员等特殊群体,让他们优先得到救助。

“救助金都打到我们的‘一卡通’里了,取钱也很方便,除了置办些生活必需品,剩下的准备过完年买种子化肥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一位刚刚取完救助资金的受灾群众说。为全力保障受灾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哈尔滨市应急管理局积极组织力量对辖区受灾困难群众生活进行全面排查,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并建立冬春需救助人口台账,了解受灾困难群众在口粮、衣被、取暖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同时,针对冬春救助工作内容,及时组织各区、县负责冬春救助的工作人员等进行培训。此外,还派出工作组到阿城区、宾县等受灾严重地区进行业务指导,协助基层落实冬春救助工作。齐齐哈尔市依安县应急管理局在严格把控各环节的时间节点基础上,积极通过现金救助和物资救助形式做到应救助尽救助,并安排工作人员深入乡村详细讲解救助对象分类标准和工作细节,切实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坚决保证冬春救助款物发放精准到受灾户。

“为更加科学地制定救助标准,加强救助资金管理,做好救助信息公开,我们按照‘专款专用、重点使用’原则,坚决禁止出现资金截留、挪用、发放迟缓等违规问题,严禁以慰问金形式发放,切实做到手续齐备、账款相符。同时,严格落实冬春救助相关政策的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据黑龙江省应急管理厅救灾和物资保障处副处长季林介绍,此次救助工作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以去年开展的冬春救助“百局千村万户”大回访为基础,着重合理制定了受灾人员冬春救助实施标准,确保救助水平与困难程度相适应,从持续解决好受灾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出发,重点解决好救助标准偏低以及救助类别之间标准差距较小等问题。此外,还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和基层工作人员宣讲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冬春救助政策和工作开展情况,确保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确保各项政策措施不折不扣落实到基层,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韩婷澎、陈霏雅)

图片由黑龙江省应急管理厅提供。

(责编:王思迪、李忠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虎年看虎00:50
  • 这里是黑龙江02:34
  • 我国“最东高铁”牡佳高铁正式开通04: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