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力市守正创新见实效 文明实践惠骊城
铁力市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盘活基层、打牢基础的重要举措,紧紧围绕群众需求,不断提升志愿服务水平,着力推动文明培育由“景美”向“德美”延伸,“面子”与“里子”并进,换“新装”与换“新风”共融。
科学谋划布局,整合资源提供保障。铁力市坚持按照“五有标准”整合资源,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100处,实现区域内市、乡镇、村屯(社区)三级文明实践全覆盖。在村屯(社区)、图书馆、博物馆等设置志愿服务站点126个,构建“十五分钟”志愿服务圈。制定《铁力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挂点联系制度》,组织126家单位采用单位挂点、结对共建等方式对接指导乡镇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搭建“功能性”志愿者广场和“综合性”志愿者广场2处,充分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要,方便志愿者开展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
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培育志愿服务品牌。铁力市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成立理论宣讲、文化服务、助学支教等“8+N”志愿服务队,广泛吸引乡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五老”人员、返乡创业人员,共组建1支志愿服务总队、33支中队、108支小队、29支社会志愿服务队,累计服务时长154174小时。创新文明实践载体,形成“关老爱老”“健康医疗”“科普宣传”等15个志愿服务品牌,先后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519次,辐射71个村、17个社区、3个居民委。在2022年度全省志愿服务工作中,铁力市“爱撒骊城——关老爱老”志愿服务项目被评为全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创新探索新路径,广泛激发志愿力量。制定《铁力市积分制道德银行实施方案》,依托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陆续挂牌成立1处道德银行总行,乡镇成立8处道德银行支行,村屯、社区、居民委成立91处道德银行支行。制定《铁力市道德银行积分管理办法》《道德银行积分兑换标准》等配套实施细则,充分激发群众参与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热情,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城市文明共建共治共享。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