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黑龙江频道>>地市动态

齐齐哈尔市现代畜牧产业链条式发展显现集群效应

来源:齐齐哈尔日报
2021年07月15日11:17 |
小字号

近年来,齐齐哈尔市畜牧业发展如火如荼,饲养规模逐年提升,配套链条日趋完善。位于甘南牧原农牧有限公司的3处养殖场,历经新冠肺炎疫情、极端天气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仍然分别较原计划提前2至4个月实现投产,与养殖相配套的屠宰加工项目也将于今年启动建设;位于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的东方希望肉食一体化项目,西地房子养殖产区与配套饲料加工厂即将完工,其他3处繁育场和育肥场也即将启动建设;金锣肉食品一体化项目五个养殖场区的猪舍主体建设已基本完成,预计9月完工……

截至去年年底,齐齐哈尔市生猪养殖规模近800万头,占全省总量的1/5,预计今年可扩增至1000万头;奶牛饲养规模23.7万头,今年预计新增规模养殖能力3万头;肉牛146.7万头,今年预计新增规模养殖能力4万头。依托大型养殖企业,与之相配套的屠宰加工、饲料加工等配套项目近两年在数量上也呈现上升势头,全产业链带动作用日趋显现。用梅里斯东方希望总裁刘志勇的话来讲,就是“目前我们企业都在加速和完善在齐齐哈尔的产业链布局,并以此助推现代养殖规模进一步跃升。”

与养殖行业的热火朝天相似,日前在飞鹤(甘南)乳品有限公司包装车间内,多种大型、智能化包装设备正在进行自动化作业,全自动扣盖机、智能库卡机器人等先进设备让整条包装流水线一气呵成,衔接紧密。公司经理刘飞介绍说,自飞鹤乳业自落户甘南以来,其配套企业也逐步紧跟入驻,现已形成从饲草种植、奶牛养殖、鲜奶加工,再到金属包装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助推了县域经济发展。今年4月,市政府又与中国飞鹤进行了“千亿级生态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战略合作”签约,将进一步推动齐齐哈尔市农牧业增效、企业增利、财政增税,并以此加快齐齐哈尔市嫩江流域高效生态农业强市建设。

放眼全市,截至2020年末,齐齐哈尔市万头规模的奶牛场已达9处,域内有飞鹤、光明、蒙牛、伊利等规模以上乳制品加工企业17家,正在以集群效应促进全市乳制品产业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其中,飞鹤在2020年实现营收185.92亿元,同比增长35.5%,保持着高速增长,增速行业排名和市场占有率排名均位列第一。

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齐齐哈尔市来说,无疑是经济提升的“加速器”和“助燃剂”,为使“助燃剂”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助推的势头更加猛烈,今年,齐齐哈尔市将重点抓好“12+1”产业链项目,并将乳制品和肉食一体化纳入其中,通过建链、补链、壮链、延链,以链连接产业,以链谋求发展。

通过产业链条相连,在肉食一体化方面,齐齐哈尔市特色产业集群效应已经初步显现。如依托牧原、东方希望、元盛、金锣等龙头企业的加速布局,齐齐哈尔市正在加快“龙江华牛”“曾祖代种猪”培育扩繁,着力提升高品质“猪牛羊禽”产品供给能力,打造高品质养殖基地。同时鼓励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走精深加工、系列开发之路,建设肉类精深加工,实现皮、毛、骨、血、脏器等屠宰加工副产物的“吃干榨净”,让高端肉制品精深加工产业格局加速生成。同时,齐齐哈尔市还在聚焦饲料、良种和防疫等的配套衔接,稳固生产体系,突出高产、高效、降耗、节能的发展方向,优化养殖工艺和设施装备的协同,持续提升畜禽商品的质量效益。预计到2025年,全市高品质肉类产品年供应能力可达到65万吨,比“十三五”末提高34%。

在乳制品方面,齐齐哈尔市将继续全力支持飞鹤、蒙牛、光明等乳业龙头企业建设绿色生态奶源基地,不断扩大奶牛标准化养殖规模,加快A2高产优质奶牛扩群增量,保障奶业健康长足发展。尤其是将重点支持中国飞鹤打造动物蛋白奶和植物蛋白奶“两大产业板块”,不断提高高端婴幼儿奶粉、成人功能性饮品的市场占有率,真正叫响“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一贯好奶粉”这一国际品牌,到2028年建强引领中国乳业发展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畜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齐齐哈尔市畜牧业经过长期特别是“十三五”时期的持续发展,已逐步成长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产业,在“十四五”时期,齐齐哈尔市将不断研究新渠道,探索新路径,健全产业体系,重点推进产业链建设,着力打造肉食一体化和乳制品产业链,使齐齐哈尔市向供给能力更强、调出数量更大、产业链条更长、质量效益更高、绿色生态更优的畜牧强市发起冲锋,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畜牧大市向畜牧强市升级。(路久宽 梁辰)

(责编:王思迪、王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当哈尔滨遇到“人民红”
  • 旅在冰城游在夏都 哈尔滨魅力巡礼05:52
  • 黑河“城事”外宣纪录片正式上线09:0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