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在全省少年儿童中开展自然教育活动
为激发少年儿童爱自然、爱家乡、爱龙江的情怀,省林草局、省团委以构建营地研学实践教育网络为抓手,全面开展少年儿童走进森林自然教育和研学体验活动。计划到2025年,全省百万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体系基本建立,全省50%以上中小学校参与自然教育活动,生态文明意识显著提升。
一、加强自然教育阵地建设
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建设全方位、立体化自然教育阵地,畅通全省少年儿童了解自然、走进自然、保护自然的主渠道。一是建设线上阵地。通过组织全省中小学少年儿童观看“黑龙江自然教育”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看自然频道”、黑龙江省数字电视平台、哈尔滨元申广电数字电视平台、黑龙江省内有线数字电视视频点播VOD业务及准视频点播NVOD轮播业务,学习自然教育课程,掌握自然教育知识。二是建设线下阵地。对黑龙江省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认定的黑龙江省自然教育绿色营地(以下简称营地)与黑龙江省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营地(基地)联合命名开展活动,下发给各级少先队组织,就近就便组织少年儿童到营地开展实践体验活动;对于积极参与自然教育活动,工作开展好的团委、少先队,省林草局、团省委联合授予“黑龙江省自然教育示范单位”,引领更多中小学开展自然教育工作。
二、加强校内、校外两支队伍建设
加强校内和校外两支自然导师队伍建设,实现自然教育专业化、科学化。一是加强自然教育绿色营地导师队伍建设,开展岗前培训,提高自然教育专业技能,经测试合格后,颁发“自然教育导师电子证”(初级),并持证上岗。二是大队辅导员和少先队校外辅导员共同担任自然教育导师。将传承红色基因的“红色”教育和自然生态的“绿色”教育紧密结合,通过线上岗前培训,线上答题,考试合格后颁发“自然教育导师电子证”(初级),并持证上岗。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自然教育活动
通过形式多样的自然教育活动,带领少年儿童走进大自然,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是完善课程体系,将自然教育内容与国家、地方课程进行有机渗透与整合,纳入少先队活动课程统筹安排,定期举办“优秀自然教育课程展示”活动。二是开展自然教育主题活动。通过主题升旗仪式、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电视台让自然教育的理念走近少年儿童;通过主题队日活动,自然教育夏令营、冬令营,自然教育生存挑战赛、少先队研学活动等沉浸式教育形式,带领少年儿童走进自然,传承、创新和弘扬生态文化。
四、构建多元经营模式
自然教育和研学体验活动采取公益为主,市场化运营为辅的经营模式。自然教育基地免费向中小学校开放,基地为少年儿童体验活动的开展提供优质服务。省外少年儿童研学体验,省内家庭和各类研学机构开展活动,基地低成本为其提供餐饮、住宿,课程等优质服务。
五、建立完善保障机制
一是建立联动机制。通过基地和学校无缝对接,密切协作,制定活动方案和活动预案,顺利、安全完成自然教育体验活动。二是建立奖惩机制。对于积极参与和开展自然教育活动的基地,省林草局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每年评选优秀自然教育活动基地;对于提供服务不到位,不认真的基地,将责令整改,直至摘牌。对于工作认真,素质能力强,充分发挥作用的导师给予晋级,每年评选优秀自然教育导师,并给予物质奖励;对于作用发挥不突出的导师,将采取退出机制;将少年儿童参与自然教育活动纳入“红领巾奖章”评价体系,少先队评优选优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每年评选出自然教育小达人若干名。三是建立协调机制。分别建立林草、团委的联络员机制、少先队大队与基地的联络员机制及少先队大队、中介机构、基地的联络员机制,确保自然教育活动无缝对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