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冠军摇篮”闪耀冬奥 “冰雪之冠”“热”力全开
历时17天,北京2022年冬奥会完美落幕。赛场上,从中国短道速滑队的“首金”,到花样滑冰双人滑为中国代表团完成金色“九宫格”,奋勇拼搏的龙江身影为北京冬奥会贡献了龙江力量。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短道速滑混合团体2000米接力决赛中,中国队成功夺冠。胡雪蓉摄
北京冬奥会中国队荣获的9枚金牌中,4枚“来自”黑龙江。历届冬奥会中国队荣获的22枚金牌中,13枚与黑龙江运动员有关,占比超过一半。这也印证了黑龙江是当之无愧的“冠军摇篮”。
黑龙江作为中国纬度最高的省份,被誉为“冰雪之冠”,乘冬奥东风,黑龙江持续做大做强冰雪产业冰雪经济,让“冷资源”热了起来,为龙江振兴发展打造新经济增长点。
“冠军摇篮”当之无愧,冰雪人才从这里滑向世界
一场冬奥会,让冬奥冠军成了黑龙江的“特产”,东北话成了冬奥会“官方”语言,任子威、范可新、曲春雨、张雨婷、高亭宇、隋文静、韩聪……龙江面孔频频“霸屏”冬奥,因为啥?
这可以从黑龙江省体育局提供的一组数据中找到答案——中国代表团中黑龙江籍运动健儿有63名,占比43.4%;黑龙江籍教练员有15名,占比55.56%,涵盖了本届冬奥会几乎所有的项目;2127名国内技术官员中,441人来自黑龙江,这使黑龙江成为除北京外选派人数最多的省份;黑龙江还选派了科研、医疗、场地服务等保障人员服务冬奥会;累计为国家集训队输送的运动员、教练员覆盖了7大项14分项,人数为全国最多……
这诸多“之最”,是黑龙江在人才方面全力支持冬奥的底气、力量与担当。正如黑龙江省体育局局长钱福永所说:“北京冬奥会需要什么,我们就支持什么;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好什么。”
初中时期的张雨婷(前排右三)。哈师大附中供图
中国短道速滑队拿下北京2022年冬奥会首金之后,不少哈尔滨市民的朋友圈就被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刷屏”了:团队中任子威和张雨婷都曾就读于此。同在哈尔滨的另一所学府——哈尔滨体育学院,则可称为“星光灿烂”:中国代表团旗手、速度滑冰冠军高亭宇、男子钢架雪车铜牌获得者闫文港,短道速滑队范可新、曲春雨和张雨婷,均毕业于哈尔滨体育学院。国家短道速滑队中方教练范宏文,本届冬奥会短道速滑和速滑短距离国家集训队科研组组长严力都是哈体院教师,同样为夺金贡献了重要力量。
作为一所冰雪特色鲜明的高等体育学府,哈尔滨体育学院一直承担着冰雪项目运动员、教练员、冰雪产业人才培养和梯队人才建设任务,是我国冰雪运动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
速滑“小将”逐梦冰场。哈尔滨市南岗区委宣传部供图
为全力支持北京2022年冬奥会,黑龙江全面实施了冬季项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拔培养工程,率先以省为单位在全国进行跨界跨项选拔,培养优秀冰雪体育后备人才。同时不断加强冰雪体育相关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先后批准成立了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建立了中国冬季奥林匹克学院,哈尔滨体育学院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培养高端冰雪人才。
目前,全省13所高校设置的与冰雪产业、冰雪运动事业发展相契合的专业有11种、专业布点31个,在校生8818人,每年输送各类冰雪人才2000多人。黑龙江为冰雪人才搭建了从小接触冰雪、成长中伴随冰雪、职业生涯选择冰雪的宽广舞台。
坐拥冰雪、热爱冰雪,龙江群众共赴冰雪之约
在哈尔滨市南岗区最大的一处室外公益冰场上,滑冰爱好者们不畏严寒、脚蹬冰刀在冰面上飞驰而过,尽情享受冰上运动的乐趣。
“我每天都领孩子来这儿滑冰,冰场是免费的,离家又近,很方便。”市民宋智俊说,北京冬奥会期间,孩子特别喜欢看速滑比赛,看完比赛就张罗要来这儿滑冰,这里的冰很干净,很多市民都在这里运动。
哈尔滨市民在免费开放的室外公益冰场上游玩。哈尔滨市南岗区委宣传部供图
在黑龙江,人们对冰雪运动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和高涨的热情。当冰雪运动从校园走进千家万户,得天独厚的“白色冷资源”在这片黑土地上不断发光发热。冰雪资源、群众参与、人才输送……黑龙江如何打造“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核心区?
黑龙江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冰雪运动历史,群众冰雪运动在黑龙江省已发展超过半个世纪。这里先后承办了7届全国冬运会,是承办全国冬运会最多的省份;黑龙江更有着由内而外的“冰雪基因”,冰雪运动从“娃娃抓起”,共有2824所中小学开设了冰雪体育课程,占全省学校总数的87.1%。
哈尔滨市平房区新疆二校2003年被认定为市冰球基点校,十几年来,学校冰球队中有5名队员入选国家队,现中国男子冰球队队员国家宁、项旭东,小学时均就读于新疆二校。
“今年,哈尔滨市平房区将以‘冬奥’为契机,继续推动冰雪文化,科学设置冰雪课程,优化教体融合,为冰雪专业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作出积极的贡献。”平房区教育局局长李文慧说。
在“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报告中显示,自2015年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以来,黑龙江的冰雪运动参与率达57.8%,为全国第一。
小学生们滑上冰场,体验冰雪的快乐。哈尔滨市南岗区委宣传部供图
为提升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便利性、可及性及品质,黑龙江省建设改造了一批群众身边的冰雪场地,如工期短、造价低、可拆卸的气膜馆,可移动式滑冰场,冰壶场,场地越野滑雪场等,鼓励利用技术升级实现传统体育场馆与冰场的相互转换。
“黑龙江连续六年开展‘赏冰乐雪’系列活动,带动9000万人次参与冰雪运动,成为大众冰雪运动的一面旗帜。”钱福永说。
坐拥冰雪、热爱冰雪,黑龙江将继续利用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深耕冰雪资源助力我国冰雪体育事业发展。
冰雪经济持续升温,“冷资源”释放“热效应”
北京冬奥会点燃了人们对冰雪运动的热情,也带动了黑龙江省冰雪经济的持续升温。
今年春节恰逢冬奥会,省内亚布力滑雪场、齐齐哈尔奥悦碾子山国际滑雪场等相继迎来滑雪小高峰,游客数量显著提升。“从元旦到春节假期,帽儿山雪场游客量不断上升,最高每天可达到2000人以上,假期和周末的客房都要提前预订,同时也带动了帽儿山镇上旅游客房的增长。”黑龙江省中青旅帽儿山分公司总经理陈媛媛说,未来雪场还要在专业性、服务性上逐步升级,打造四季雪场和旅游度假区,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帽儿山滑雪场掀起冰雪运动热。帽儿山滑雪场供图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冰雪热”释放产业红利,在“冬奥”热词的背后,是黑龙江省迎来冰雪经济发展的巨大机遇。
近年来,黑龙江省持续推出高含金量政策,为扶持冰雪旅游、发展冰雪经济打出了多套“组合拳”。2021年,黑龙江省遴选了100个重点文旅产业项目,总投资1792.8亿元,重点补冰雪文化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不足的短板。日前,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黑龙江省文化旅游产业招商引资若干扶持政策措施》,这一黑龙江省首个专门针对文化旅游领域的招商引资扶持政策,提出要“支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建设冰雪主题乐园、冰雪小镇等特色冰雪度假区,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以上的,给予一次性100万元奖励。”
“提升龙江冰雪的核心竞争力,应发挥各地市的技术特色,人才特色,资源特色,打造品牌产品和服务。”黑龙江省冰雪体育研究院院长张贵海说,借助冬奥会,黑龙江应以冰雪旅游为引领,以冰雪体育为支撑,以冰雪制造和冰雪服务为两翼推进冰雪经济全面发展。
面对冬奥会的巨大“后劲”与冰雪旅游飙升的人气,黑龙江省文旅部门持续发力,不断推出新鲜产品助推“冰雪热”。黑龙江省文旅厅厅长陈哲说,黑龙江省冰雪季打造了丰富多彩的冬季旅游产品,推出了5个重点冰雪旅游城市、6条冰雪旅游精品线路、15个冰雪旅游必到必游地。这些冰雪旅游产品串联起大量的冰雪旅游资源,画出了黑龙江省由南至北、由东至西的不同潜力冰雪旅游线路的蓝图。
作为中国最早开发冰雪、运营冰雪的省份,黑龙江省冰雪旅游、装备、赛事,民族文化资源等领域,都是亟待深入发掘的“宝藏”。
黑龙江冰雪装备产业起步较早,1951年成立的齐齐哈尔黑龙冰刀厂曾是国内最大的冰上体育运动综合器材生产企业,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发展,黑龙国际冰雪装备有限公司现已具备了智能化冰刀生产线、滑雪板生产线,年产能分别达到300万副、20万副,产品分别出口乌克兰、德国、荷兰、俄罗斯。“为了适应当前市场需求,公司不断创新技术研发,成功研发了全国首例全碳纤维速滑刀系列,2021年黑龙高端冰刀研发项目获科技部立项,成为了国家级‘科技冬奥’项目。”黑龙国际冰雪装备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冰球之城”,齐齐哈尔市也在不断构建完备冰雪产业链,投资4亿元的综合性国际化甲级冰球馆及运动员公寓正在加紧建设,建成后场馆设施、赛事承载力、服务保障能力等将进一步提升。同时,正在加快建设的冰雪运动公园项目,包含了温泉酒店、商业设施等,形成了冰雪体育旅游网络。
黑河寒地试车上演速度与激情。黑河市委宣传部供图
黑河市的冬季冰天雪地,滴水成冰,寒地试车产业却让黑河冰雪经济越“冷”越“热”。多年来,黑河市凭借良好的自然资源、完善的城市功能,成为全国寒区汽车试验优选地,在冰天雪地中找到了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冰雪运动的群众基础,冰雪产业链的形成壮大,共同助力黑龙江冰雪“冷”经济持续“热”下去。行走龙江大地,一幅冰雪绘出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