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师节 怀念中国近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
一场疫情,让口罩成为了每个人出门的必备。而在110年前,一位医生在阻击东三省鼠疫大流行期间,在中国首先推广和使用口罩,有效阻隔了病毒传播,最终扑灭了那场鼠疫大流行。他就是“鼠疫斗士”、爱国侨胞、中国近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
伍连德纪念馆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保障街140号。
8月19日是中国医师节,近日,人民网黑龙江频道走进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的伍连德纪念馆,回顾伍连德博士为中国现代医学卫生防疫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
创立传染病防疫模式:隔离、分餐、戴口罩
1879年,祖籍广东的伍连德出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一个华侨家庭,早年留学英国剑桥大学意曼纽学院,1902年获医学士学位,1903年获剑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07年伍连德应聘回到祖国。
伍连德纪念馆内复刻的伍连德博士工作场景。
1910年,由境外输入导致东三省暴发鼠疫,伍连德被当时的清政府任命为全权总医官,赴东北领导防疫工作。1910年12月24日,伍连德抵达哈尔滨,通过多方走访调研和实验,伍连德很快判断本次传染病为“肺鼠疫”。
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在此之前,西方医学界认为鼠疫只有通过鼠蚤叮咬传染,而伍连德提出,“肺鼠疫”可以通过“飞沫传染”实现“人传人”。
伍连德用医用纱布设计的加厚口罩,被称为“伍氏口罩”。
基于这一判断,伍连德快速确定了防疫策略,将染病患者进行隔离医治,设立临时消毒所和疑似病人隔离病房,倡导分餐制。为了保护防疫人员,伍连德用医用纱布设计了加厚口罩,这款口罩不但可以有效保护防疫人员,还可以快速加工生产,成本低廉,对战胜疫情发挥了重大作用,被称为“伍氏口罩”。
伍连德确定了防疫策略并设立疑似病人隔离病房。
伍连德设计的口罩被当年的防疫人员广泛使用。
“伍连德博士仅用不到4个月的时间就扑灭了这次大流行,被称为‘鼠疫斗士’,他是在中国首先推广使用口罩的医学家。他创立的防疫模式为整个东北乃至全国提供了模板,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首次以科学防疫专家实践与政府行为相结合,有效控制大型瘟疫的行动。”伍连德纪念馆馆员程立介绍。
伍连德使用的医用箱。
建立中国首个常设防疫机构 创办哈尔滨医科大学
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保障街140号的伍连德纪念馆,是一栋深红色的建筑,始建于1922年,也是原东三省防疫事务总处旧址。这是由伍连德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所常设防疫机构。
在扑灭了1910年那场鼠疫以后,伍连德判断鼠疫并没有彻底被消灭,今后再度暴发的可能性很大,他先后在哈尔滨、满洲里、牛庄(今营口)等地设立六所防疫医院,平日应诊,出现疫情时开展防疫、检疫、救治等工作。
1919年,由境外输入导致东三省再度暴发霍乱和鼠疫。由于伍连德预见到鼠疫将再度暴发,且已建立起防疫体系,实施了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使因疫死亡人数由1910年的6万余人降至6000人。
1926年9月,伍连德创办了滨江医学专门学校,并亲自任校长,滨江医学专门学校于1938年更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
伍连德还有着“外防输入”的意识,鉴于历史上我国海港检疫主权由外国控制,以伍连德为首的有识之士多次向当局呼吁,要求收回我国海港检疫权。1930年7月1日,“全国海港检疫管理处”在上海成立,伍连德被任命为负责人,并起草了全国第一部“海港检疫章程”。随着上海、厦门、营口、汉口等地的检疫权先后收回,在秦皇岛、塘沽、大沽与天津等地也建立了海港检疫所,初步建立起“外防输入”的屏障。
一腔爱国情 一颗报国心
程立介绍,伍连德的一生不但致力于公共卫生事业,还有着一腔爱国热情和一颗赤诚的报国之心。
伍连德的母亲缝制的剑桥大学意曼纽学院刺绣徽章,并将英国狮子图案改成了中国舞狮。
在伍连德纪念馆内,一个明黄色的校徽刺绣陈列在玻璃展柜内,这是伍连德在剑桥大学意曼纽学院读书期间,母亲亲手为他绣制的意曼纽学院徽章,并细心地将英国狮子图案绣成了中国舞狮,情怀深沉。
1913年,美国作家嘉里逊出版了在当时颇具影响力的《医学史》一书,包含了世界范围内的医学历史,但有关中国医学史的论述只有不到一页,还有很多错误。伍连德发现后,立刻向作者致函提出质询。作者很快回复称,是因为在世界范围内都找不到英文版的中国医学史资料。伍连德深受触动,遂与王吉民先生合作,历时16年撰写完成《中国医史》,也是迄今唯一一部英文版中国医史。
1959年,伍连德出版了《一个中国现代医师的自传》,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将我的大半生都奉献给了古老的中国。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历尽世世代代的兴衰荣辱,才取得了今天的地位,我衷心希望她能更加繁荣。”也道尽了他一生的信念与追求。
图片由人民网杨雪楠拍摄。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