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黑龍江頻道>>人民網專稿

黑龍江:農村人居環境再升級 鄉村“蝶變”煥新顏

2021年10月20日20:44 | 來源:人民網-黑龍江頻道
小字號

南城子村依江臨路盡顯風採。人民網 韓婷澎攝

人民網佳木斯10月20日電 (韓婷澎、楊雪楠、張哲鑫)金秋時節,走進佳木斯南城子村,38公裡鄉村旅游路穿行而過,如同連接赫哲族民俗景區和達勒花海中間的一顆璀璨明珠,依江臨路盡顯風採。

佳興村寬闊整潔的文化廣場。人民網 韓婷澎攝

天藍、地綠、水清、路暢、村美、人旺、業興……在黑龍江,越來越多的鄉村打開了“美顏模式”,優美的自然風光、整潔的民居村落、淳朴的鄉風民俗,讓村村戶戶煥發出了滿滿的生機活力。

鄉村旅游是推動鄉村振興的一張靚麗“名片”。

民俗風情第一村——金星村。人民網 韓婷澎攝

民房變民宿、農事變體驗、農園變景園——這是湯原縣湯旺朝鮮族鄉金星村的致富“秘訣”。近年來,金星村深挖朝鮮族民俗特色,重點打造、延伸集旅游、休閑、購物、體驗於一體的朝鮮族旅游產業鏈,實現了集體經濟和人居環境建設雙提升。

金星村少數民族風情景觀。人民網 韓婷澎攝

朝鮮族外出戶較多、農戶菜園子閑置較多是金星村的特點也是發展的“難點”。針對這一問題,村兩委、駐村工作隊帶動全村老百姓利用菜園子,進行綜合開發,促進農民增收。如在湯旺朝鮮族鄉紅旗村,發展蘆筍種植15000平方米、將軍菊苣草種植3360平方米。2019年,紅旗村成立了青青草蘆筍種植合作社,正常年份合作社產值約為22萬元,純效益可達15萬元。2020年,紅旗村利用宅基地種植將軍菊苣草,與養殖場簽訂供給合同,基地純收益22000元。2019年,金星村集體收入為124萬元。隨著村集體經濟壯大,既能為村民辦更多實事,更能讓村容村貌變得更美,形成了美麗鄉村、美麗生活、美麗經濟的一體推進。

新中國第一集體農庄——星火村。人民網 韓婷澎攝

發展鄉村旅游,突出特色是關鍵。

樺川縣星火朝鮮族鄉星火村是新中國第一集體農庄誕生地,是三江平原地區水稻種植發源地。為了堅持突出民俗特色、避免百村一貌,星火村內平房區沿用集體農庄時期布局,先后改造朝鮮族特色民居95棟,繪制民族風俗系列手繪牆畫5000余米。同時,星火村堅持宜居宜養,規劃建設佔地面積500平方米休閑花園,如今,星火民居已成為一處游客們留影留念的“打卡地”。

星火村村容村貌。人民網 韓婷澎攝

為了在“產業興旺”上再發力,星火鄉量身制定“一核兩翼”旅游發展規劃,即以中星村為“核心”主打民族牌,發展“民俗游”﹔以燎原村為“左翼”主打農業牌,發展“生態游”﹔以星火村為“右翼”主打歷史牌,發展“文化游”。目前,星火村已經成為佳木斯市居民“十五分鐘城郊游圈”中十分具有吸引力的增長極,星火鄉正朝著沿鬆黑兩江沿岸少數民族特色黃金旅游線路過境地網紅景點闊步前行。

北靠山紅色旅游民俗住宿區。人民網 韓婷澎攝

路面平整,農家院錯落有致,目之所及的鄉村美景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這裡就是湯原縣湯原鎮北靠山村。

北靠山村是國家一類革命老區村,“紅色”資源豐厚。近年來,北靠山村突出紅色旅游特色,在村裡修起抗聯浮雕文化牆,安裝了120基景觀路燈,以浮雕牆和燈杆文化宣傳欄為載體,宣傳展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紅色抗聯歷史文化、鄉村文明等,將農村精神文明創建內容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北靠山村大力發展民宿產業。人民網 韓婷澎攝

除了以“紅色”為底色,北靠山村也打出了“金色”招牌。探索出“旅游+紅史”“紅旅+活動”“紅旅+產業”模式,建設了日烘干量300噸烘干塔﹔建設果蔬四季採摘園,建設16棟溫室大棚,種植果蔬近20個品種,每年種植3茬,產量約在32萬斤。採用種植業、養殖業相結合的農牧循環經營發展模式,建設了北靠山村肉牛養殖基地。既實現了穩定增收,又促進了人居環境建設持續投入和管理。

如今,村屯環境好了,村民收入提高了,“旅游飯”越吃越香,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甜,風景這邊正好。

(責編:李佳慧、李忠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美麗中國:動人的故事 感人的力量05:05
  • 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迎來今年第一場雪00:33
  • 黑龍江這百年03:0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