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黑龍江頻道>>人民日報看黑龍江2023

黑龍江省佳木斯市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公益崗兜底 脫貧戶增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①)

人民日報記者 張藝開
2023年02月27日07:4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提出,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壓緊壓實各級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責任,確保不鬆勁、不跑偏。

做好兜底保障,充分發揮鄉村公益性崗位的作用﹔增強內生動力,對有勞動能力、有意願的脫貧戶進行開發式幫扶﹔強化對口援助,深入實施醫療、教育干部人才“組團式”幫扶……在各地各部門的多種舉措下,一個個脫貧家庭實現持續增收、逐步致富。本版今起推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清晨5點,67歲的馬鳳義摸黑起了床,悄悄進了廚房,燒柴切菜,麻利地做起早餐。鍋蓋一掀,霧氣蒸騰﹔飯菜上桌,清香四溢,他這才返回臥室,輕聲叫醒了妻子。

  “今早,咱做個醋熘白菜、炒土豆片。”馬鳳義是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樺南縣明義鄉雙龍河村的村民。七八年前,他的妻子張立軍接連患上腦梗、支氣管擴張等疾病,兩口子四處求醫問藥,不僅花光了積蓄,還欠下數萬元外債,成了建檔立卡貧困戶。

  看著踉踉蹌蹌、生活無法自理的妻子,本來年年外出做焊工或廚師的馬鳳義決定守在妻子身旁,但沒了務工收入,十幾種藥品的費用還是讓他犯了愁。

  好在村裡很快開發了公益性崗位——馬鳳義先后擔任光伏電站維護員、公共衛生保潔員,還參與了不少公益性靈活用工,不僅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還利用收入積蓄和貼息貸款發展致富產業,帶動其他村民一起增收致富。

  近日,記者走進馬鳳義家中,聽他講述過去這一年的故事。

  公益崗位穩步增收

  “黨的政策好,咱更得好好干”

  正月十五的夜晚,爆竹聲過后,鞭炮禮花的紙屑鋪滿村間小路。正月十六,往往是老馬工作量最大的一天。小路、溝渠、綠化帶……馬鳳義總是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

  “雖然清理費時費力,但圖一個喜慶吉祥,滿眼紅紅火火,看著其實心裡也挺高興。”馬鳳義說。一早跨上電動車時,張立軍也拎著掃帚、簸箕坐上了車:“你干活兒那麼細致,我不幫一把,到天黑你也干不完。”馬鳳義兩口子常常一起干活。藍色三輪車旁,這邊人掃,那邊人收,有說有笑,“活兒干得更快、更好、更樂呵”。

  在雙龍河村,從馬鳳義的上一份公益性崗位工作開始,他便憑著認真肯干出了名。2015年,得知馬鳳義家裡的變故后,村兩委很快上門進行考察,推薦合適的公益性崗位。“老馬經歷豐富,吃苦耐勞,人緣很好。”村黨支部書記劉雙說,大家都同意,不僅讓馬鳳義擔任光伏電站維護員,還任四人維護小隊的隊長。

  那幾年,冬天一下雪,夏天一刮風,馬鳳義就緊張起來。風雪一停,他立刻打電話聯系隊員,第一時間為光伏板清雪清灰。“得讓光伏板盡快發電,耽誤一分鐘都不行。”馬鳳義說,“崗位收入雖然不算多,但這代表大家對我的信任。”

  到了2018年末,在產業分紅、耕地增收、公益崗位工資的帶動下,馬鳳義兩口子脫了貧。可是,他心裡也犯嘀咕:脫了貧,公益性崗位還能干下去嗎?

  “隨著管理機制優化,光伏電站維護員不需要那麼多人了,要減員兩名。”2019年初,駐村第一書記桂樹臣的一席話,讓馬鳳義心涼了半截。“但摘帽不摘政策,脫貧不脫幫扶。”桂樹臣很快補充道,“你的公益崗位考核年年優秀,大家都希望你繼續做村裡的保潔員。”

  老馬的鄉村保潔員工作,工資比上一份公益崗位更高,年收入8400元左右。村裡給配的垃圾轉運電動車,總是被他擦得干干淨淨。每天清晨7點,老馬和妻子吃過早餐,便沿著一條條村道嘩嘩清掃起來,垃圾被就近收進全村的10余個垃圾桶中,等到轉運車來,老馬再協助轉運工逐一將桶中垃圾運到車上。

  “最怕冬天垃圾被凍住,隻能倒扣垃圾桶,一點點敲打出來。”馬鳳義說,2019年至今,一年360多天,自己雷打不動,日日出車清掃,春節、國慶節都不例外。“黨的政策好,咱更得好好干。”馬鳳義說,保潔員護的是家門口的村容村貌、是鄉親們的居住環境。

  去年,佳木斯市通過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18466人,人均年增收約1.6萬元。“一方面,通過組織各級就業部門工作人員、駐村工作隊、村兩委入戶實地走訪,宣傳公益性崗位政策,摸清就業困難人員基本情況。另一方面,通過數據比對,人社部門與鄉村振興部門共享脫貧人口名單,按照名單開展‘一對一’對接,登記就業需求和個人優劣勢。同時建立就業援助工作台賬,根據其就業需求和個人特點推薦相匹配的公益性崗位。”佳木斯市就業創業服務中心主任吳天訓說,全市公益性崗位在持續“擴容提質”。

  靈活用工多勞多得

  “活雖不多,但管理嚴格,效率也高”

  清晨,一車車花苗被拉進雙龍河村,早就等候在村路旁的村民們紛紛上前,刨坑、澆水、栽花……大家忙得不亦樂乎,完工后,工資按工時結算。那天馬鳳義站在花團錦簇的花帶前,夫妻倆合了張影,笑得燦爛。

  “這是村裡公益性的靈活用工崗位,會優先指派給有勞動能力的脫貧戶。”明義鄉副鄉長孫青峰介紹,馬鳳義會干肯干,但年紀較大,血壓微高,所以隻要不是重體力活,都會安排他來做。

  2022年,除了每年簽約的公益性崗位,通過栽花、掃雪、清理工程垃圾等零活,馬鳳義一年又增收1200余元。

  “一個上午下來,黃土帶變成了幾百米的花帶,五顏六色,香氣扑鼻,別提多有成就感了。”靈活用工有很多種,但馬鳳義最喜歡的是栽花種樹。他翻開手機裡的一張張照片,十分自豪,“走在村子裡,那叫一個舒服。”

  “活雖不多,但管理嚴格,效率也高。”馬鳳義拿不久前那次大清雪舉例,村裡新修了近30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為了方便村民活動,4個人花了一天半就清運了廣場上厚重的積雪,“開工前要定點打卡拍照,當天完工后也會拍照,每天都是如此。”

  佳木斯市人社部門按照“誰開發、誰負責,誰用人、誰管理”的原則,指導村兩委建立並完善公益性崗位管理辦法,明確資金來源、安置對象、安置流程、崗位職責、待遇水平、考勤標准、退出機制等事項,建立完善村級管理台賬,杜絕“變相發錢”“人崗不適”等現象。

  “上崗人員崗位職責、工作地點、工作標准和工作紀律都是明確的,也會有專人做好出勤、收工記錄,監督公益性崗位人員完成工作任務。”吳天訓介紹,“按勞取酬、多勞多得”是這類崗位的基本原則。

  “隔三差五,工作隊和村領導都會過來瞧瞧問問,出謀劃策,咱們脫貧戶心裡暖著呢!”馬鳳義說。

  樺南縣還建立了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對不穩定脫貧戶和邊緣戶實施動態監測。“通過大數據聯通共享,出現醫療支出較大、自費超萬元的脫貧戶,縣直各部門和村兩委第一時間共享名單,入戶上門調查是否有返貧致貧風險﹔脫貧戶遭遇意外或受災,可主動向村委會申請監測,村兩委根據戶情實際制定‘一戶一策’救助幫扶﹔村干部還會對每戶脫貧戶開展每年至少3次排查,按照清單評估風險,第一時間幫扶。”孫青峰介紹。

  產業帶動日子紅火

  “都不用出村,在家門口就把買賣做了”

  空氣中飄浮著甜蜜的香味,馬鳳義家的小院前排起長隊,村民們正在購買他家產的蜂蜜。兩口子忙活了一個上午,攪蜜兩三個小時,再過濾掉雜質,蜂蜜中的水分早已散去,嘗起來口感甜膩。

  “一年賣得比一年好。如今,都不用出村,在家門口就把買賣做了。”馬鳳義難忘去年蜂蜜生意的火爆,“村裡栽花鋪院的面積大了,也更適合蜜蜂活動。”

  雙龍河村地處半山區,發展大型農業並無優勢,但林草資源豐富,具備發展養蜂等養殖業的先天條件。幾年前,得知馬鳳義年輕時有養蜂的手藝,桂樹臣上門鼓勵他開展庭院養蜂,“縣裡有養蜂協會,每年好幾次講座,還能電話指導。個人積蓄不夠,還可以申請國家脫貧攻堅小額貸款。”

  靠著公益崗位攢下的積蓄,加上5萬元免息貸款,馬鳳義很快投身養蜂產業。他進縣城買下幾張教學光盤、幾本技術書籍,記下一大本學習筆記,很快撿起了養蜂技術。馬鳳義也常常坐車去縣裡的養蜂協會參加培訓,“這不,去年蜂群害了白堊病,就是用學來的辦法解決的。”

  從最初的4箱蜜蜂,到如今的40多箱,老馬的技術越來越好,去年,他還收下幾個徒弟,時常騎著車到別的村屯指導技術。

  2022年,通過養蜂,馬鳳義增收1萬元以上。“原來院裡蒼蠅亂撞,現在隻有蜜蜂飛舞。”馬鳳義笑著道出原因,一方面,公益崗位壯大了保潔員隊伍,村容村貌更有保証﹔另一方面,抽水馬桶全村覆蓋,旱廁不見了。“生活富裕,村子干淨,生活舒心多了!”馬鳳義說。

  2020年以來,黑龍江全省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困難人員13.6萬人,穩就業、促增收,脫貧后的民生幸福網越織越密,越織越牢。

(責編:王思迪、李忠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怎樣繳納城鄉居民社保費才更便捷?01:53
  • 烏蘇裡江濕地霧凇景觀美不勝收01:26
  • 2023年黑龍江這麼干01:42
返回頂部